文理不分科之后将实行走班制
“走班”的学科和教室固定,即根据专业学科和教学内容的层次不同固定教室和教师,部分学科教师挂牌上课,学生流动听课。
实行大小班上课的多种教学形式,即讲座式的短线课程实行大班制,研究型的课程实行小班制。通过不同班级、年级学生的组合教学,增强学生的互助合作。
选课走班是新高考改革的必然要求。
高考综合改革的一个显著特点,就是增加学生对课程学习的自主选择权,通过课程的多样化,更好地落实因材施教与个性化教学,促进学生个性化发展。从2017年开始的高考综合改革,考生总成绩由统一高考的语文、数学、外语3门科目成绩和高中学业水平考试3门科目成绩组成。以目前多数省份采取的“3+1+2”模式来看,物理和历史两科只能选一科,课程组合依然达12种之多。不同的选科组合、同一科目的不同层次,为学生提供了选择的自由,与之相应,不同学科组合和不同学业水平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适合自己的教育。
选课走班能更好地满足学生成长的需求。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性。走班制是班级授课和个性化教学的结合,既有利于发挥班级教学的高效优势,也有利于克服班级授课制整齐划一、难以顾及学生个体差异的弊端,鼓励学生依据自己的特长、兴趣、爱好选择不同层次水平的课程内容,通过自主选择和有序流动,在保证学生全面发展的前提下找到更适合自己的学习空间,最大限度地挖掘潜能,减少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吃不了”的矛盾,让学生不必过分拘泥于“标准化”而舍弃个性。
从赋分公式可知,想要赋分之后的分数高,关键要单科成绩高且在全省排名靠前。所以赋分后分数高的组合要具备两个条件:
第一,是自己擅长且成绩好的科目组合。自己擅长的科目学起来更有动力,也就更容易取得高分。成绩好的科目在全省的排名也会比较靠前,在赋分制度下就能占据一些优势。
第二,是基数大但学霸少的组合。比如在辽宁省,成绩排名前15%的考生能赋的85到100分。如果选化学的有100个人,那只有15个人赋分后可以得到85-100分,但如果选化学的有10000个人,那就有1500个人赋分后有85-100分。考进前1500名与考进前15名相比,不但难度小得多,赋分也更为公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