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以载道,薪火相传。2020年中考语文学科在命题思路上仍然十分重视语言文字独特的人文价值导向,重视语文课程的人文内涵对学生精神领域的影响,开篇即以《谢谢了,我的家》中关于“家风”的精辟论述引导考生感受家风的厚重和传承的价值。
命题作文《我家的中国味儿》,将“家”和“国”嵌入到题目中,把家和国联系起来,将深厚的家国情怀巧妙的融入到试题中,以家庭为场景为载体,让学生立足家庭思考中国文化、中国符号、中国基因,范畴源于生活,立意又高于生活,可以让学生充分展示各自不同的文化视野,抒发各自特有的家国情怀认知,很好的引导学生形成中华民族“家国天下”的文化自觉。
继往开来,一脉相承。命题思路继续传承稳中求变这一原则,依然遵循语文学科课程标准,精准落实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的考查要求,凸显语文学科的应用导向这一指导思想,试卷结构简约,内容具备合理的覆盖面,题型简洁明了,比例配置恰当,突出试题命制的情境设计,试题力求将对语文必备知识的考查,以运用的方式融入在试卷中,保证了学生水平的正常发挥。
源头活水,开放有度。试题注重落实语文学科核心素养考查,命题注重从“语言建构与运用、思维发展与提升、审美鉴赏与创造、文化传承与理解”四个维度考查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为了落实这一考查要求,命题适度增加了开放性试题的比例和数量。
试题设计力求在真实的情境中,给学生提供个性化解读的可能,注意激发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如课内文言文《爱莲说》“给出了另一种标点方式,请说明这样标点的合理性。”意在倡导对文学作品合理、多元、个性的解读。名著阅读“请你以下名著中的一部为例,结合名著内容向同学介绍你是怎样运用读书方法的”,给予学生非常开阔的思考空间和自主性。
融点入境,系统评价。为凸显语文学科的应用导向,营造语言运用环境,在试题命制中,注重创设真实的语言应用情景,通过不同题型,聚焦语言的建构与运用。将涉及到的字、词、句、段、篇的掌握、理解等内容融入到相应语段和问题中,转换设问方式,增强题干表述的灵活性,在赋分时,采用分层评价的方式,保证了精准测量,变孤立考点为系统评价,体现了对语文核心素养的综合考查。
博观约考,深思善读。阅读总分值45分,恰当凸显了语文课程标准中关于阅读的评价要求,注重整体的阅读和理解,在不肢解文章的前提下着重考察文意把握、要点概括、内容探究、作品感受等能力,综合考察学生在阅读中的感受、体验、理解和价值取向。在课内文言文《爱莲说》、课外文言文《精骑集》序、现代文阅读一《最早的桥》、现代文阅读二《理想的风筝》、名著阅读一《雪落在中国的土地上》(节选)、名著阅读二《红星照耀中国》(节选)选文的命题中均有鲜明的体现。
试题在设问角度、设问形式、考查内容等方面侧重考查考生的思考力,增加思维含量题的考查,意在发展学生思维,提升思维品质,进行高阶思维品质的培养。如课外文言文秦观的《<精骑集>序》“你从这篇序言中获得哪些启示?”试题扩大作答思考的范围,拓展思维的宽度,挖掘思维的深度,增强问题探究性,注重思维的过程评价,促进学生深层的思考。
厚教薄发,细引善导。本套试题充分体现了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既有教法指导又有学法引导。引导教师培养学生养成利用工具书解决问题的习惯;引导教师注意读写结合,通过阅读中布局谋篇的认知,指导学生写作。引导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学习语言运用,提高语言应用能力,如名著阅读题“以《西游记》《骆驼祥子》《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结合名著内容向同学介绍你是怎样运用跳读、摘抄、做笔记、圈点批注中一种阅读方法的。”指导学生读书,引导学生真阅读、深阅读。
2020年中考语文试题科学、系统、全面的考查出学生根植于心灵深处的语文素养。同时给予学生优秀传统文化的熏陶感染,有利于培养高尚的审美情趣,形成良好的思想道德修养和科学人文修养,为引导学生终身学习和全面而有个性的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充分发挥了育人和评价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