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网全国地区

请选择

    返回
    初三网 > 中考试题 > 语文试题 > 正文

    2020秋季高一月考模拟试题及答案

    文/董玉莹

    2020年秋季学期高一月考试题

    语 文

    考生注意:

    1.本试卷共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2.正式开考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考号用黑色水性笔填写清楚并张贴条形码。

    3.请将所有答案填涂或填写在答题卡相应位置,直接在试卷上做答不得分。

    一、积累与运用(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收敛(liǎn) 浸渍(zì ) 虬枝(qiú) 锲而不舍(qì)

    B.徘徊(huí) 辍学(chuò) 惬意(qiè) 千里迢迢(tiáo)

    C.琐屑(xiè) 两栖(qī) 纤维(xiān) 风雪载途(zài)

    D.瑰丽(guī) 恐吓(hè) 悼念(diào) 皮开肉绽(zhàn)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3分)

    A.妥帖 商榷 国粹 动辄得咎

    B.针灸 萎靡 崛起 脍炙人口

    C.拖踏 醇香 搪塞 廖廖无几

    D.荟萃 裨益 踊跃 无事生非

    3.下列加点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威尼斯商人》中,紧张激烈的冲突,波澜起伏的情节,出乎意料的结局,让人毛骨悚然。

    B.杨修是曹操帐下的行军主簿,因过于恃才放旷,招致杀身之祸。

    C.《傅雷家书》中传递的是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D.《观潮》全文两百余字,却写出了钱塘江潮的雄伟景象,令人叹为观止。

    4.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3分)

    A. 消费者通过网络平台购买商品,其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的,可以向销售者要求赔偿。

    B. 为了优化出行环境,交通部门加快了黄河沿岸道路改造的速度和规模。

    C. 通过对滨州市图书馆的开放,使市民有了更好的休闲阅读的去处。

    D. 在校园足球联赛中新华学校以0:3负于明仁学校,令球迷非常深感意外。

    5.下列句子的排序,与上下文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正确答案只有一个”这种思维模式,在我们头脑中已不知不觉地根深蒂固。事实上, 。 , 。 。 。正因为如此,如果你认为正确答案只有一个的话,当你找到某个答案以后,就会止步不前。

    ①生活中解决问题的方法并非只有一个,而是多种多样

    ②麻烦的是

    ③若是某种数学问题的话,说正确答案只有一个是对的

    ④生活中大部分事物并不像某种数学问题那样

    ⑤由于情况的变化,原来行之有效的方法,到了现在往往不灵了

    A.①②⑤③④ B.③②④①⑤

    C.⑤③②①④ D.③②⑤①④

    6.下列关于修辞手法及其表达效果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鼓动吧,风!咆哮吧,雷!闪耀吧,电!把一切沉睡在黑暗怀里的东西,毁灭,毁灭,毁灭呀!”(郭沫若《雷电颂》)运用排比和反复,突出表达了屈原呼唤正义力量、摧毁黑暗势力的强烈愿望。

    B. “张着两脚,正像一个画图仪器里细脚伶仃的圆规……然而圆规很不平,显出鄙夷的神色”(鲁迅《故乡》),第二个“圆规”比喻杨二嫂,表现了她的尖酸刻薄,表达了“我”对她的厌恶之情。

    C. “电锯从树的踝骨咬下去,嚼碎,撒了一圈白森森的骨粉。那树仅仅在倒地时呻吟了一声”(王鼎钧《那树》),运用拟人手法赋予树以人的特性,生动地描写了老树遭受砍伐的悲惨情景。

    D.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李白《行路难》),运用夸张手法,极力表现用具之美和酒菜之贵,突出表现了诗人内心的迷茫和苦闷。

    二、现代文阅读(27分)

    (一)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9分)

    ①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20世纪解释学兴起,一个名为 “接受美学”的美学分支应运而生,于是研究艺术品的接受成为艺术美学中的显学。

    ②过去,通常只是从艺术家的立场出发,将创作看作艺术家审美经验的结晶过程,作品完成就意味着创作完成。而从接受美学的角度来看,这一完成并不说明创作已经终结,它只说明创作的第一阶段告一段落,接下来是读者或现众、听众的再创作。由于未被阅读的作品的价值包括审美价值仅仅是一种可能的存在,只有通过阅读,它才转化为现实的存在,因此对作品的接受具有艺术本体的意义,也就是说,接受者也是艺术创作的主体之一。

    ③艺术文本即作品对于接受者来说具有什么意义呢?接受美学的创始人,德国的伊瑟尔说艺术文本是一个“召唤结构”,因为文本有“空白”、“空缺”、“否定”三个要素。所谓“空白”是说它有一些东西没有表达出来,作者有意不写或不明写,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所谓“空缺”,是语言结构造成的各个图像间的空白,接受者在阅读文本时要把一个个句子表现的图像片断连接起来,整合成一个有机的田像系统;所谓“否定”指文本对接受者生活的现实具有否定的功能,它能引导接受者对现 实进行反思和批判,由此可见,文本的召唤性需要接受者呼应和配合,完成艺术品的第二次创作,正如中国古典美学中的含蓄与简洁,其有限的文字常常引发出读者脑海中的丰富意象。

    ④接受者作为主体,他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海德格尔提出“前理解”,即理解前的心理文化结构,这种结构影响着理解。理解不可能是文本意义的重现,而只能是文本与“前理解”的统一。这样,文本与接受就呈现出一种相互作用的关系:一方面文本在相当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方向,让理解朝它的本义靠拢;另一方面,文本不可能将接受者完全制约住、规范住,接受者必然会按照自己的方式去理解作品,于是不可避免地就会出现误读或创造。从某种意义上说,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试读, 不要希望所有的接受者都持同样的理解,也不要希望所有的理解都与艺术家的本旨一致。那样并不意味着艺术作品的成功。

    ⑤文本一经产生就成为历史,它所表达的思想感情、所反映的生活,都只能是过去的。而理解总是现在进行时,当我们接受历史上的艺术作品时,我们当然可以设身处地想象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但我们毕竟是现代人,只能按照我们现在的心理文化结构去理解古人。当然,任何理解都只能是个体的理解,但个体毕竟是与群体相通的, 所以个体的理解中也有普遍性。理解作为现实的行为具有通向实践的品格,艺术品正是通过理解走向现实,并在生活中发挥作用的,不是别的,正是理解擦亮了艺术品的生命。

    (摘编自陈望衡《艺术是什么?》)

    7.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在过去,艺术品的接受并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而当接受美学诞生以后,关于艺术品的接受的研究就成为艺术美学中的一门显学。

    B.在接受美学诞生以前,人们一般的认识是:整个创作过程就是艺术家的审美经验不断结晶的过程,艺术品一旦形成,创作也就大功告成。

    C.接受美学认为,艺术品在艺术家手中产生出来,这只是艺术创作的第一阶段,读者、观众、听众对艺术品的接受是艺术创作的继续。

    D.通过读者、观众和听众的接受,艺术作品的价值才从一种可能的存在转化为现实的存在,从这个意义上说,接受也属于艺术创作的一部分。

    8.下列理解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3分)

    A.文本之所以是一个“召唤结构”,一个原因就是它有一些内容有意不写或不明写, 需要接受者用自己的生活经验与想象去补充。

    B.文本的“否定”要素具有对接受者所生活的现实加以否定的功能,这种功能是通过接受者接受文本并对现实进行反思和批判而实现的。

    C.“前理解”是接受者在理解文本以前的心理文化结构,由于接受者对文本的接受不是被动的,所以这种结构会影响接受者对文本的理解。

    D.作品被艺术家创作出来以后就成为历史,作品是通过接受者的理解而存活于现实,并发挥作用的,从这个意义上说,作品的生命力存在于理解之中。

    9.根据原文内容,下列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中国古典美学中强调的含蓄和简洁可以说是艺术作品召唤性的体现,含蓄的美在于从有限中表现无限,简洁的美在于以少胜多,以简驭繁。

    B.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正如《西厢记》之于《莺莺传》、《金瓶梅》之于《水浒传》。

    C.文本在一定程度上规定了接受者理解的范围和方向,所以即使我们今天阅读历史上的艺术作品,也可以在相当程度上了解古人的生活,体验古人的思想感情。

    D.作为接受者的个体毕竟生活在群体之中,其思维和观念与群体是相通的,因此接受者们对于同一文本的理解即使千姿百态,也不可能完全没有同—性。

    (二)阅读下文,完成问题(18分)

    藏 獒

    周国华

    此刻,你听见胸膛中鼓点般的撞击声。

    眼前的毡房内外皆寂,静得怕人。唯一能让人略感心安的,只有远方隐隐约约传来的篝火晚会的声音。你知道,就在毡房的后面,既潜伏着可怕的对手,又有长久以来等待你实现的梦想。成败在此一举!你不禁想起好像有那么一首古诗:十年磨一剑……

    你慢慢移动脚步,轻轻踩着松软的草地,就像行走在太空中。你知道自己已经进入危险的区域,一不小心就会有性命之忧。

    你太专注于眼前,竟没有注意到后面有条灰影悄悄向你靠近。

    一阵钻心的疼痛从腿上传来,你本能地丢下手中的弩机,扭身猛击那畜生。灰影怪叫着后退几步,前腿用力向后蹬地,脊背蜷成弓形,准备发起又一轮的攻击。你懵了,后悔自己太低估对手,本想出其不意,反被对方伏击。你抽出了背后的长刀,准备迎敌。

    长刀在月光下闪了几闪,你看到了更为可怕的敌人,和两束逼人的幽光。

    狼!竟然是头狼!

    狼发起攻击,你手起刀落。狼躲开,一口叼住你握刀的手。你惨叫着丢下刀。赤手空拳的你和狼的肉搏战,本就没有悬念。没过多久,你就筋疲力尽地倒在地上,惊恐地看着犀利的狼牙向自己的喉管咬来。

    突然,一道黑影横空而过。未等你反应过来,那黑影已和狼纠缠在一起。

    藏獒!你狂喜不已,想不到竟有它相救。

    你见过这条藏獒,纯种的黑背黄腹“铁包金”,跟头小狮子似的。那天,你找这家主人要水喝。它就蹲坐在主人身边,目光警觉,一刻不离地盯着你,让你浑身发紧。

    “铁包金”果然继承了祖先良好的基因,和能征惯战的狼相斗,丝毫不落下风。它们撕来咬去,渐渐远离你。藏獒不惧任何动物,只要领地被冒犯,不管是谁,都会遭到它的攻击。今天也活该那头狼倒霉,居然不结伴出来,没伤着人不说,还招来了强悍的对手。

    你捡起弩机,向毡房走去,没走几步,又折回身。尽管它们出人意料地交起手来,但现在还不能高兴得太早。你小心翼翼地靠近“战场”。

    你听说过一条藏獒能抵三头狼的传言,但眼前的情景让你大惊失色。藏獒和狼一样满身是血,可它的喘气声越来越急,动作也越来越慢,每个回合下来,身上都会多几道伤痕。很显然,藏獒已经落了下风,而它没有丝毫退却的意思。

    你猛然明白过来,这条藏獒生育不久,难怪体力不支。

    这是一场惨烈的战斗。你举着弩机,却帮不上忙。藏獒和狼分开的时间很短,更多时间是厮打在一块儿,你怕误伤了藏獒。

    藏獒终于倒下了。狼用尖利的牙齿咬向它喉管的时候,你终于找到机会出手。狼中毒箭,身子抽搐不止,倒了下去。你一刀结果了狼的性命。

    藏獒的后腿已被狼咬断。它支起前腿,拖着沉重的身躯,艰难地向前爬去。

    一道长长的血痕划向毡房。

    藏獒爬到毡房后边,十几团肉乎乎的身影摇晃过来。幼獒!藏獒重重地躺下,幼獒们扑过来,含着母亲的乳房,欢快地吮吸。

    你找来柴禾,点起火。你知道,没了藏獒,只有火光能吓阻凶残的敌人。

    藏獒前腿扑地,头朝幼獒,缓缓舔着幼獒们的身子。而后,藏獒回头看了你一眼,幽深的眼里晶莹地闪烁着凄凉而哀伤的微光,似乎是想对你说什么。

    不,它不说,你也明白。

    幼獒们吃饱了,甜甜地倚在母亲身边沉沉睡去。藏獒用前腿拢起幼獒,以这个姿势永远地定格。你呆呆地望着它们。你认出其中那三只银灰色的幼獒,那藏獒中的极品。只有血统正宗的“铁包金”父母,才能生出这种罕见的生灵。相传,二十四万例中才有一例,价值不菲。

    如今,幼獒们就毫无防备地躺在你面前。有了它们,你将实现长久以来的梦想:一夜暴富,还清巨额赌债,结束流浪的生活,和分别多年的妻儿团聚……

    万籁俱寂。此刻,你听见胸膛中鼓点般的撞击声。 (有删改)

    10.这篇小说采用了第几人称的写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6分)

    11.请结合全文,简要分析小说中“你”这一形象。(6分)

    12.小说的另一个结尾是“万籁俱寂。突然间,你听见泪水叹息般的滑落声”。你认为与小说现在的结尾相比,哪个结尾更好?请结合全文,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6分)

    三、古诗文阅读。(34分)

    (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19分)

    (甲)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长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选自《孙权劝学》)

    (乙)

    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卒获有所闻。当余之从师也,负箧曳屣行深山巨谷中。穷冬烈风,大雪深数尺,足肤皲裂而不知。至舍,四支僵劲不能动,媵人持汤沃灌,以衾拥覆,久而乃和。寓逆旅,主人日再食,无鲜肥滋味之享。同舍生皆被绮绣,戴朱缨宝饰之帽,腰白玉之环,左佩刀,右备容臭,烨然若神人;余则缊袍敝衣处其间,略无慕艳意,以中有足乐者,不知口体之奉不若人也。盖余之勤且艰若此。

    (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13.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的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3分)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每假借于藏书之家

    B.士别三日,即更刮目 余幼时即嗜学

    C.蒙辞以军中多务 以是人多以书假佘

    D.蒙辞以军中多务 未尝稍降辞色

    14. 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卿今当涂掌事 当涂:当道,当权

    B.但当涉猎 涉猎:涉及猎取

    C.吴下阿蒙 阿蒙:吕蒙的小名。阿,名词词头

    D.烨然若神人 烨然:光彩照人的样子

    15. 下列对两篇选文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甲乙两文都洋溢着浓厚的传统文化气息。古人在称谓方面很讲究,有时同一种称谓就有很多说法,如“我”,在甲文中称“孤”,而乙文中则称“余”,这是由人物身份确定的。

    B.甲乙两文都用“自身学习经历”来“现身说法”劝导其勤奋学习的。甲文孙权以“自以为大有所益”来劝吕蒙加强学习,乙文以宋濂借书求教、从师求学的事例来教导马生勤学。

    C.甲乙两文劝学的目的不同。甲文中孙权劝学的目的是使吕蒙“但当涉猎,见往事耳”;乙文中作者写自己艰苦求学经历的目的是鼓励马生勤奋学习。

    D.甲乙两文的写法不同。甲文主要用对话表现人物个性;乙文以生动形象地事件描写来感染马生,情真意切揭示主题。

    16.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2)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二)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问题。(共9分)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其五)

    岑参

    蕃军遥见汉家营,满谷连山遍哭声。

    万箭干刀一夜杀,平明流血浸空城。

    献封大夫破播仙凯歌(其六)

    岑参

    暮雨旌旗湿未干,胡烟白草日光寒。

    昨夜将军连晓战,蕃军只见马空鞍。

    17.下列对这两首诗歌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从“蕃军遥见汉家营”,可以看出战前呈两军对垒的形势。从“暮雨旌旗湿未干”,则可知战事告捷有赖雨夜偷袭的成功。

    B.“万箭千刀一夜杀”展现夜袭的激烈战斗场面,字里行间充满刀光剑影;句中连用“万、千、一”三个数字,深刻地描写了战争的激烈和厮杀的残酷无情。

    C.结合第二首诗来看,“平明流血浸空城”表现战血和泪水相掺和,红成一片。在前句杀声哭声震天的描写后,出现这个红色恐怖画面,又产生了死一般沉寂的效果。

    D.“暮雨旌旗湿未干”一首写战斗结束后天明时的情最,“暮雨旌旗湿未干”与“平明流血浸空城”,都以“湿”的场面,显示出战事刚刚结束,杀气尚未全消。

    18.这两首诗描写战争场景的角度有何不同? 请结合诗歌简要分析。(6分)

    (三)古诗文默写。(共6分)

    19.按要求填写。(每空一分)

    (1) ,城春草木深。(杜甫《春望》)

    (2)出淤泥而不染, 。 (周敦颐《爱莲说》)

    (3)刘禹锡《陋室铭》中描写“陋室”环境清幽、宁静的句子是:

    , 。

    (4)指点江山,激扬文字, 。(毛泽东《沁园春·长沙》)

    (5)风萧萧兮易水寒, 。(《战国策》荆轲刺秦王)

    四、语言表达(11分)

    20.下面是王一明给老同学发的一则短信内容,有五处表达不得体,请找出并修改。(5分)

    今日去府上,可惜没能与您见面,下次光临希望能与您畅叙友谊。 想当年,我们均为李老师的高足,您现在飞黄腾达,我一事无成。我儿子的工作安排一事,还要有求于您,我想您定能效犬马之劳。当然,如果您有求于我,我也定会鼎力相助的。

    ①将 改为

    ②将 改为

    ③将 改为

    ④将 改为

    ⑤将 改为

    21.高中语文教材中的许多文化景点或文学意象,常常会引发我们的情思。请用下列词语作开头, 仿照例句各写一句话。(6分)

    要求:①体现景点或意象特征;②句式一致;③运用拟人和反问的修辞手法。

    雨巷 康桥

    例句:赤壁,你的雄奇伟岸,你的大气磅礴,你的壮丽多姿,不正好激荡起我心中的豪情吗?

    五、作文

    22.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60分)

    正能量,科学的解释是:以真空能量为零,能量大于真空的物质为正,能量低于真空的物质为负。而在生活中,正能量指的是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积极、乐观、豁达、从容、朴素、简单、宽容、善良……这些都是生命的正能量。

    请以“生活需要正能量”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①文体自选(除诗歌外);题目自拟。②不得套作,不得抄袭;③不少于800字。

    高一9月月考语文参考答案

    1. C【解析】A项“锲而不舍”的“锲”读qiè,B项“徘徊”的“徊”应读huái,D项“悼念”的“悼”应读dào。

    2.C 【解析】拖踏-----拖沓, 廖廖无几-----寥寥无几。

    3. A 【解析】A.“毛骨悚然”形容很害怕的样子。用于形容对作品的感受不恰当。B. “恃才放旷”指倚仗着自己的才能而对自己的行为不加以约束。使用恰当。C. “舐犊之情”指母牛舔小牛 表现对它爱护。比喻对子女的疼爱。使用恰当。D. “叹为观止”指赞美看到的事物好到极点。使用恰当。

    4. A【解析】B“加快……规模”动宾搭配不当;C缺少主语,D语序不当,“非常”应在“意外”前面。

    5.B【解析】做此类排序的题目的方法是:首先找出中心句,总结性的句子,过渡句等,然后把根据语句的连贯、得体、准确等去排序。这类题型的出题思想,注重知识的视野和积累,及考生的学以致用。在平时的学习过程当中,考生应注意方法,不仅要学习,还要积累,更重要的是学以致用。

    6.B【解析】B项中第一个“圆规”运用的是比喻,第二个“圆规”运用的是借代,以杨二嫂像圆规一样的两只脚来指代杨二嫂,所以运用的是借代,而不是比喻。

    7.A 【解析】原文说的是"艺术品的接受在过去并不被看作是重要的美学问题”,而不是说它"不属于美学的研究范围”。

    8.C【解析】强加因果,C项在文本的第四段的开头,原文并没有表因果的词语。

    9.B 【解析】B项丢掉了基本前提“从某种意义上说”,使“理解就是误读,创造也是误读变得绝对化,同时无中生有,原文并没有说"理解距离艺术作品的本义越远,就越是具有创造性"。

    10. 小说采用第二人称叙事。这样写既使读者感到新鲜独特,也更容易展现“你”的有关经历和内心变化,从而提升了作品的感染力。(答对第一问2分,第二问4分。回答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

    11.①潦倒落魄。欠下巨额赌债,无奈逃亡在外。②为改变境遇,去偷盗藏獒,借人们参与晚会之机企图盗取幼獒。③良知未泯。母獒的行为唤醒了他的良知。④期盼结束流浪生活,与妻儿团聚。

    12.(观点一)小说现在的结尾更好。①具有开放性的结尾,使小说的主题更耐人寻味,引发人们对人性的思考。②人物形象的塑造更加丰满,凸出人物心灵面对选择时的挣扎。③照应开篇,结构更加严谨。

    (观点二)另一种结尾更好。①主题更清晰,更具艺术冲击力。②人物形象塑造上,通过“泪水滑落”这一细节,表现出“你”感动、悔恨和心灵复苏的复杂情感。③情节发展上,是经过情感发展到最后形成的必然高潮。

    (本题表观点得1分,第二问答对两点给4分,答对三点给5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不能超过5分。)

    13.B【解析】B选项“即”都翻译为“就,副词,作状语”。

    14.B【解析】B有误,句意:只是应该广泛阅读。涉猎,广泛阅读。

    15.D【解析】D有误,乙文主要以简单平实的叙事来打动马生,情真意切。

    16.(1)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翻译出:“士”:读书人;“即”:就;句式:“何见事”是宾语前置,正常语序应为“大兄见事何之晚乎 ,各得1分,句子大意分2分,共5分。)

    (2)(我)曾经跑到百里以处的地方,拿着经书向当地有道德有学问的前辈请教。(翻译出:“趋”:奔赴、奔向;“先达”:有道德有学问的人;“执”:拿着 ,各得1分,句子大意分2分,共5分。)

    17.C【解析】“和泪水相掺和”错,应是“和雨水相掺和”。

    18.第一首,正面描写战争。蕃军从梦中惊醒,已是杀声震天,战场一片哭声,血流成河。诗人通过对战争的直接描写,表现戍边将士的英雄气概。第二首,侧面描写战争。诗人通过描写战斗结束后的天明时分,战场上失去主人的胡人战马“空鞍”,来暗示昨夜战斗的激烈,含蓄、内敛。

    (分析第一首对点得3分,分析第二首对点得3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6分。)

    19. (1)国破山河在 (2)濯清涟而不妖

    (3)苔痕上阶绿 草色入帘青 (4)粪土当年万户侯

    (5)壮士一去兮不复还

    20.“光临” 改为“拜访”;“高足”改为“得意门生”;“犬马之劳”改为“帮忙”;有求于我”改为“有需耍帮忙的”;“鼎力”改为“全力”或“大力”。(对一处给1分,总共5分)

    21.(1)雨巷,你的悠长寂寥,你的哀怨彷徨,你的凄清惆怅,不正好氤氲出我心中的伤感吗?

    (2)康桥,你的温婉艳丽,你的灵动娇美,你的脉脉含情,不正好唤醒了我沉睡的柔情吗?

    (写对一句话3分,总共6分。言之有理可酌情给分,总分不超过6分。)

    22.【解析】【解析】参考立意:

    1.自我成长需要正能量。可以从自我角度落笔,写一篇记叙文,讲述自己在正能量的支配下奋发努力的故事,或如何在前进路上将负能量转化为正能量。也可以写议论文,阐述正能量对自己的促进作用,负能量对自己的反作用。

    2.社会进步需要正能量。可以从社会角度落笔,重点阐明社会发展需要正能量,一个良性的社会需要开掘正能量,减少负能量。

    3.人生发展需要正能量。在一个人的生命长河中,要积极寻找和积蓄正能量,唯有如此,才能鼓舞自己、发挥潜能,不断朝着人生目标奋进。同时,要自觉抵制负能量,不断校正人生航向。

    4.漫谈正能量和负能量的不同作用。阐明什么是正能量和负能量,两者有何不同作用;如何培养正能量,有效发挥正能量的作用;如何克服负能量,变负能量为正能量,塑造美好心灵,促进民族进步,推动历史发展。

    范文:

    做传递正能量的使者

    最近,无论是媒体宣传还是社会舆论,都有一个词出现频率颇高——正能量。因为灾难、挫折、危险、颓废等信息较多,所以人们对正能量就分外敏感。

    追根溯源,什么是正能量?通行的解释是《正能量》一书的作者,英国人怀斯曼的“一切予人向上和希望、促使人不断追求、让生活变得圆满幸福的动力和感情”,这正是当下人们普遍缺少却积极追求的。虽然这种解释将“正能量”过于局限在个人情绪上,但目睹了种种负能量引发的破坏力量,我们不得不相信:只有拥有正能量,才会拥有真正的力量。

    曾有媒体报道一位的哥拉载盲人小伙不收钱,他的理由是:我不伟大,但我挣钱比你容易。于是下一位乘客坚持多付费,乘客的理由是:我也不伟大,但我挣钱比您也容易点。同一个理由,串起两颗爱心,感动了无数人。他们释放的是“正能量”。还有之前冒险托举坠楼女童的“最美妈妈”,在洪水中把群众推向岸边而自己壮烈牺牲的“最美士兵”,在危机时刻舍己救人的“最美司机”“最美教师”等等。在生死攸关时,“本能”地以自己的牺牲换回别人或更多人的生存,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呢?因此,即便人们只是恪守职业操守和善良的本能表现,也称得上是高尚的道德体现。

    我们必须说,不论是“最美妈妈” “最美士兵”,还是“最美司机”“最美教师”,他们都只是平平凡凡的小人物,但是小人物的正能量却引发了“化学反应”,闪现了人性的光辉,照亮了道德的方向。在我们一次一次受到不道德行为伤害、一次一次因为人性的冷漠而陷入迷茫和困惑的情况下,这股正能量传递给我们的是向善的信心和希望。

    一个人的正能量可以让我们变得自信、乐观、向上,一个社会的正能量可以形成免疫气场,让道德保持健康。一个人可以不伟大,一个社会可以有瑕疵,但是不可以没有正能量;我们可以批评,也可以挑剔,但不应该悲观,更不可以绝望。百姓需要正能量的鼓舞,为了全社会那份向善的信心和希望,我们每个人或许应该反思——在抱怨社会一些不好现象之前,先要保证自己积极地传递正能量,用我们的正能量去感染别人,推动社会和谐,那才是我们应该追求的。

    文言文参考译文: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您现在担任要职,不可以不学习!吕蒙以军中事务繁多为借口推辞了。孙权说:“我难道要您研究经典成为博士吗?只要您广泛阅读,见识从前的事情罢了。您说事务繁多,哪里比得上我呢?我常常读书,自己觉得有很大的收获。”于是吕蒙开始学习。到了鲁肃经过寻阳,跟吕蒙一道议论军事,非常惊讶地说:“您现在的才干谋略,不再是当年吴地的阿蒙!”吕蒙说:“读书人离别三日,就应该重新别眼相看。长兄你认清事物怎么这么晚呢?”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才辞别。

    我年幼时就非常爱好读书。(因为)家里贫穷,(所以)没有办法买书来阅读,常常向藏书的人家去借,亲自抄录,计算着日期按时送还。冬天非常寒冷,砚台里的墨汁像冰一样坚硬,手指(冻得)不能弯曲伸直,也不敢懈怠。抄完后,便马上跑去还书,不敢稍微超过约定的期限。因此有很多人都愿意把书借给我,于是我能够遍观群书。到了成年以后,我更加仰慕古代圣贤的学说,又担心没有才学渊博的人同我来往,曾经跑到百里以外,拿着经书向乡里有道德学问的前辈请教。前辈道德和声望高,门人弟子挤满了他的屋子,他不曾把言辞放委婉些,把脸色放温和些。我站着侍候在他左右,提出疑难,询问道理,俯下身子,侧着耳朵请教;有时遇到他大声斥责,(我的)表情更加恭顺,礼节更加周到,不敢说一个字反驳;等到他高兴了,则又去请教。所以我虽然愚笨,但最终获得学识。当我外出求师的时候,背着书箱,拖着鞋子,行走在深山峡谷之中。隆冬时节,刮着猛烈的寒风,雪有好几尺深,脚上的皮肤都冻裂却不知道。回到旅舍,四肢僵硬动弹不得。服侍的仆人拿着热水(为我)浇洗,用被子裹着我,很久才暖和起来。我寄住在旅舍,旅店老板每天提供两顿伙食,没有新鲜肥美的东西来享用。与我同住别的同学都穿着华丽的衣服,戴着用红色帽带和珠宝装饰的帽子,腰间系着白玉制成的环,左边佩戴宝刀,右边挂着香囊,光鲜亮丽好像神仙一样;我却穿着破破烂烂的衣服和他们生活在一起,但我毫无羡慕的心。因为心中有足以快乐的事情,所以不觉得吃的、穿的享受不如别人。我求学的辛勤和艰苦就是像这个样子啊!

    相关阅读

    高一学习不好怎么办 怎么提升成绩

    2022-03-16

    高一总分1050多少分算优秀

    2022-03-04

    高一不读了可以转技校吗

    2022-02-16

    高一不想上学还可以去职高吗

    2022-02-15

    高一不想上学还可以去职高吗

    2022-01-10

    高一想上职高怎么办 高一能上职高吗

    2022-01-06

    初三化学没学好高一怎么办

    2021-11-16

    高一有必要买笔记本电脑吗

    2021-09-09

    高一新生入学军训需要准备什么物品

    2021-08-27

    高一男生参加军训需要做什么准备

    2021-08-21

    高一新生入学军训必备物品有哪些

    2021-08-20

    高一新生军训必备物品清单

    2021-08-13

    高一军训必备物品清单女生

    2021-08-02

    高一军训必备物品清单

    2021-08-02

    2021洛阳高一新生报到时间及入学须知

    2021-07-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