命题者创造性地使用了课本中的素材、题型并积极探索尝试新的题型,设计了一些背景新颖、设问巧妙、形式生动的开放性试题和探究性、应用性、实验操作性的试题,体现了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引领与教学导向。
全卷共23题,满分120分,题型设置为选择题(6个小题,共 18 分),填空题(6 个小题,共 18 分),解答题(11个小题,共 84分).
试题按照易、中、难约为7:2:1 的比例设计,较好地体现了检测和导向功能.试题结构布局合理,坚持整体稳定,贯彻课程标准所阐述的命题指导思想,遵循义务教育数学课程基础性、普及性、发展性的要求,立足基础,考查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基本活动经验、基本数学思想,有层次性地考查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注重对学生进入高一级学校后必需的基础知识的考查,主要考查的内容有:数与式、函数、方程与不等式、基本图形的性质与证明、基本图形间的基本关系、统计与概率、三角函数等初中核心知识.
对统计内容的考查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
一是以统计图、统计量为知识线索,考查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
二是以样本特征估计总体特征为试题内容的核心,考查统计观念;
三是以数据的收集、整理、描述和分析全过程为重点,考查统计意识和基本数学活动经验.
因此数据分析观念的培养要从学生感兴趣的现实问题出发,围绕“数据”做文章,经历数据分析活动过程,掌握一定的数据处理方法,体验数据的随机性,让“数据”成为学生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好伙伴.
第15题以选派护士支援防疫工作为素材,对随机发生的可能事件进行各种可能分析与预测;
第21题以“双减”政策前后学生参加校外学科补习班的人数统计数据为素材,将相关“双减”前后的人数收集、整理成不完整的人数统计表或条形、折线统计图,进而补全统计图表的内容,并对相关的统计量(百分比、频率、中位数、众数等)进行简单的计算与应用,对“双减”前后的人数变化进行对比分析
这两题所选素材与生活紧密相联,进一步引领广大一线教师从以统计量的计算或统计图的收集与整理为主的教学思路,转变为让统计与概率回归到数据统计过程中的数据分析、统计意识、观念与随机观念的统计本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