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网青海中考地区

请选择

    返回
    初三网 > 青海中考 > 青海中考试题 > 青海语文试题 > 正文

    2022年海北中考语文真题及答案解析【word版】

    文/董玉莹

    青海省2022年初中学业水平考试

    语文

    一、基础知识与运用能力展示(共18分)

    1. 下列各组词语中字形和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神采奕奕 姗姗来迟 镌刻(juān) 干涸(hé)

    B. 不修边幅 杳无消息 龟裂(jūn) 炽热(chì)

    C. 锐不可当 形消骨立 星宿(sù) 拙劣(zhuō)

    D. 如坐针毡 鸠占鹊巢 荣膺(yīng) 拘泥(nì)

    【答案】C

    【解析】

    【详解】C. 形消骨立——形销骨立;星宿sù——xiù;

    故选C。

    2. 下面加点的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校园艺术节画展上,大家纷纷在一幅梅花图前驻足。这幅妙手回春之作仿佛把人们带就到了融融春光之中。

    B. 谈到扶贫路上的艰辛,他总是轻描淡写,一笑而过;而谈及老百姓的生活,他却津津乐道。

    C. 对那些胡编乱造、哗众取宠的文学作品,稍有欣赏水平的人都会嗤之以鼻,不屑一顾。

    D. 北京冬奥会独树一帜,是奥运历史上第一届全部使用清洁电能的奥运会。

    【答案】A

    【解析】

    【详解】A.妙手回春:称赞医生医道高明,能把垂危的病人治愈。句中用来形容画作,用错对象。使用错误;

    B.轻描淡写:着力不多地描写或叙述;谈问题时把重要问题轻轻带过。使用正确;

    C.哗众取宠:用浮夸的言词或做作的行动去迎合群众,以博取好感和支持。使用正确;

    D.独树一帜:单独树起一面旗帜。比喻创造出独特的风格、主张,自成一家。使用正确;

    故选A。

    3.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 315国道入选《中国国家地理》杂志发布的“中国最美公路”。

    B. 化石是历史的证人,它帮助我们认识地球历史的发展过程。

    C. 青少年视力下降的重要原因可能是过度使用电子设备造成的。

    D. 生态文明进课堂,有利于引导广大中学生护生态、学生态、讲生态、爱生态。

    【答案】B

    【解析】

    【详解】A.成分残缺。在句末加“的榜单”;

    C.句式杂糅。删去“的重要原因”或“造成的”;

    D.语序不当。调整为“学生态、讲生态、爱生态、护生态”;

    故选B。

    4. 下面语段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亲爱的朋友们,当你坐上早晨第一列电车驰向工厂的时候,当你扛上犁耙走向田野的时候,当你喝完一杯豆浆提着书包走向学校的时候,当你坐到办公桌前开始这一天工作的时候,当你往孩子口里塞苹果的时候,当你和爱人一起散步的时候……______朋友!你是这么爱我们的祖国,爱我们的伟大领袖毛主席,你一定会深深地爱我们的战士——他们确实是我们最可爱的人!

    (节选自魏巍《谁是最可爱的人》)

    ①请你意识到这是一种幸福吧

    ②你也许很惊讶地说:“这是很平常的呀!”

    ③因为只有你意识到这一点,你才能更深刻地了解我们的战士在朝鲜奋不顾身的原因

    ④可是,从朝鲜归来的人,会知道你正生活在幸福中

    ⑤朋友,你是否意识到你是在幸福之中呢

    A. ①③⑤④② B. ⑤①②④③ C. ①③⑤②④ D. ⑤②④①③

    【答案】D

    【解析】

    【详解】考查句子衔接的能力。阅读文段内容可知,文段中给出的六句排比句都是我们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情景,所以我们可能不会把这样的场景和幸福联系在一起,因此第一句应该是⑤句,对于这样普通的情景提出问题,接着②句承接⑤句,对这样的观点表示惊讶,④句一个“可是”表示转折,转入朝鲜归来的人对这些情景的感触,①句承接④句呼吁我们将会在也这样平常的事情看作是幸福的事情,最后③句表明原因。因此正确的排序为⑤②④①③;

    故选D。

    5. 请补出下列各句中的空缺部分。(任选10个填空;若全填,则按前10个空计)

    (1)一个人能力有大小,但只要有这点精神,就是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____________,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____________。(毛泽东《纪念白求恩》)

    (2)鹏之徙于南冥也,水击三千里,____________。(《北冥有鱼》)

    (3)溪云初起日沉阁,____________。(许浑《咸阳城东楼》)

    (4)露从今夜白,____________。(杜甫《月夜忆舍弟》)

    (5)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借游山以言志,表现自己的政治理想和远大抱负,以及大无畏精神的诗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初中毕业的我们,即将踏上一个更高的阶梯,也会遇到更多的艰难险阻,希望同学们拥有“____________?松柏有本性”(刘桢《赠从弟(其二)》)的刚劲与坚贞,拥有“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____________”(苏轼《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的达观与坦荡,拥有“____________,柳暗花明又一村”(陆游《游山西村》)的自信与希望。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们都是追梦人。奋斗正青春!

    (7)阴阳潜移,春秋代序,季节的更替往往惹人情思。请写出古诗词中含有“秋”字的连续的两句: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

    【答案】 ①. 一个有道德的人 ②.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③.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④. 山雨欲来风满楼 ⑤. 月是故乡明 ⑥. 不畏浮云遮望眼 ⑦. 自缘身在最高层 ⑧. 岂不罹凝寒 ⑨. 一蓑烟雨任平生 ⑩. 山重水复疑无路 . 自古逢秋悲寂寥 . 我言秋日胜春朝

    【解析】

    【详解】此题考查的是名句的默写。需要注意“抟”“缘”“罹”“蓑”的书写,这些易错字要重点识记。理解型默写(5)抓关键词“大无畏精神”。(7)题含有“秋”字的古诗还有很多,例如:①秋风萧瑟,洪波涌起。②八月秋高风怒号,卷我屋上三重茅。③长风万里送秋雁,对此可以酣高楼。

    二、综合性学习能力展示(共12分)

    家庭教育关乎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和家庭的幸福安宁,也关乎国家发展、民族进步、社会稳定。为了做好《家庭教育促进法》宣传普及工作,学校将开展相关活动,诚邀你参与。

    6. 给下面的新闻拟写一个标题。(不超过20个字)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自此以后,“依法带娃”有了遵循的法律。

    《家庭教育促进法》指出,“未成年人的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应当针对不同年龄段未成年人的身心发展特点,以下列内容为指引,开展家庭教育:帮助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成才观,引导其培养广泛兴趣爱好、健康审美追求和良好学习习惯,增强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和能力。”

    (据新华社北京10月23日)

    1. 2018年7月,教育部基础教育质量监测中心发布了《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其中有家长对学生关注情况统计数据。请仔细阅读图表,用简洁的语言概括主要信息。

    8. 为了做好《家庭教育促进法》的宣传工作,学校决定于后天下午两点半在阶梯教室召开“家校共育 呵护成长”主题家长会,要求同学们今天下午放学回家后通知家长按时参会,并提醒家长参会时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请你把转述给家长的话写下来。

    9.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庭教育方式的不同会给孩子的成长带来不一样的影响。请结合以下两部名著的选段内容,完成下面小题。

    A.朝阳照着西墙,天气很晴朗。母亲,工人,长妈妈即阿长,都无法营救,只默默地静候着我读熟,而且背出来。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伸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

    B.经历一次磨折,一定要在思想上提高一步。以后在作风上也要改善一步。这样才不冤枉。一个人吃苦碰钉子都不要紧,只要吸取教训,所谓人生或社会的教育就是这么回事。你多看看文艺创作上所描写的一些优秀党员,就有那种了不起的耐性,肯一再地细致地说服人,从不动火,从不强迫命令。这是真正的好榜样。而且存了这种心思,你也不会再烦恼;而会把斗争当作日常工作一样了。要坚持,要贯彻,但是也要忍耐!(有校改)

    (1)A段选自鲁迅的散文集《______》。

    (2)A段中“我”因什么事情“急急诵读”?并结合原文内容,简要说说故事结局。

    (3)B段选自《傅雷家书》,结合你的阅读体验,谈一谈傅雷的家庭教育有什么特点。

    【答案】6. 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

    7. 无论是八年级还是四年级,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情况”“身体健康”“人身安全”关注程度较高,尤其是对孩子“学习情况”关注度最高;对孩子的“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习惯”“心理状况”“兴趣爱好或特长”的关注程度普遍较低。

    8. 爸爸妈妈,我们学校决定于后天下午两点半在阶梯教室召开“家校共育呵护成长”主题家长会,学校让我们通知你们,请你们按时参会。参会时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

    9. (1)《朝花夕拾》

    (2)想去看五猖会,父亲却让我先背得书(背完书才得去看五猖会);我背完后对去看五猖会情绪没有原来高涨了。

    (3)傅雷教育儿子在做事时候要有耐性,干万不要急躁。

    【解析】

    【6题详解】

    考查拟写新闻标题的能力。新闻标题是对新闻主体内容的高度概括,拟写新闻标题,注意从导语中概括即可。标题往往不需要时间,但一般需具备两个要素:主体(人物或事物单位)、事件。因此,分析时,可以对新闻导语部分内容进一步的提炼概括即可。

    选文中导语是: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以下简称《家庭教育促进法》)。主体: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事件:表决通过了家庭教育促进法。故可以概括为:全国人大常委会表决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

    【7题详解】

    考查图文转换能力。首先要注意题干或图表的主题、对象;其次需要进行横向、纵向对比分析;最后分析图表的变化,找出规律,得出结论。解答此题抓住图表的名称,分析其中的数据,然后归纳概括其中的信息。这是一份关于《中国义务教育质量监测报告》中家长对学生关注情况的统计数据。从表中的有关数据可以看出,无论是八年级还是四年级,家长对孩子的学习成绩关注度最高,达80%;其次是孩子的“身体健康”“人身安全”关注度也比较高;对孩子“道德品质”“日常行为习惯”“心理状况”“兴趣爱好或特长”的关注程度普遍较低。

    【8题详解】

    考查语言表达能力。转述信息,一定要抓住主要内容,语言简洁明了,不要节外生枝。注意根据要求改变人称、时间、空间。

    示例:爸爸妈妈,我们学校“家校共育呵护成长”主题家长会定于后天下午两点半在阶梯教室召开,请你们按时参会。参会时注意戴好口罩,做好个人防护工作。

    【9题详解】

    (1)考查对名著内容的识记。

    根据选段“在百静中,我似乎头里要生出许多铁钳,将什么‘生于太荒’之流夹住;也听到自己急急诵读的声音发着抖,仿佛深秋的蟋蟀,在夜中鸣叫似的”可知,此文段讲的是“我”想去看五猖会,父亲要求“我”背书,母亲、工人、长妈妈都在等“我”把书背下来的场景;选自鲁迅散文集《朝花夕拾》中的《五猖会》。

    (2)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和识记。

    第一问,根据《五猖会》原文“忽然,工人的脸色很谨肃了,我知道有些蹊跷,四面一看,父亲就站在我背后。‘去拿你的书来。’他慢慢地说。这所谓‘书’,是指我开蒙时候所读的《鉴略》。因为我再没有第二本了。我们那里上学的岁数是多拣单数的,所以这使我记住我其时是七岁。我忐忑着,拿了书来了。他使我同坐在堂中央的桌子前,教我一句一句地读下去。我担着心,一句一句地读下去。两句一行,大约读了二三十行罢,他说:——‘给我读熟。背不出,就不准去看会。’他说完,便站起来,走进房里去了”可知,“我”“急急诵读”是因为父亲让“我”把书背下来才允许“我”去看五猖会;

    第二问,根据《五猖会》原文“我忽然似乎已经很有把握,便即站了起来,拿书走进父亲的书房,一气背将下去,梦似的就背完了。‘不错。去罢。’父亲点着头,说。大家同时活动起来,脸上都露出笑容,向河埠走去。工人将我高高地抱起,仿佛在祝贺我的成功一般,快步走在最前头。我却并没有他们那么高兴。开船以后,水路中的风景,盒子里的点心,以及到了东关的五猖会的热闹,对于我似乎都没有什么大意思”可知,“我”背完书后去看五猖会情绪没有原来高涨了,感觉五猖会没什么意思了。

    (3)考查对名著内容的理解。《傅雷家书》是中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由选文中“你有这么坚强的斗争性,我很高兴。但切勿急躁,妨碍目前的学习”“你多看看文艺创作上所描写的一些优秀党员,就有那种了不起的耐性”“要坚持,要贯彻,但是也要忍耐”等语句可概括为:傅雷教育儿子在做事时候要有耐性,千万不要急躁。

    三、古诗文阅读能力展示(共15分)

    (一)(5分)

    阅读下面这首元曲,完成下面小题。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10. 曲中表现主旨的句子是:____________,表达了作者____________的思想情感。

    11. 请从感官角度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的表达效果。

    【答案】10. ①.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②. 忧虑国计民生和同情百姓

    11. 视觉与听觉相结合。“聚”“怒”从视觉和听觉两个方面突出了潼关地势险要的特点,表现作者路经潼关时的所见所想。

    【解析】

    【10题详解】

    考查元曲主旨以及作者情感的理解。

    第一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意思是一朝兴盛,百姓受苦;一朝灭亡,百姓依旧受苦。一个朝代兴起了,必定大兴土木,修建豪华宫殿,从而给人民带来巨大灾难;一个朝代灭亡了,在战争中遭殃的也是人民。作者指出一个朝代的兴也好,亡也好,受苦的都是老百姓。作者从对历史的概括中提炼出的这一主题是极其鲜明而深刻的,提出的问题是十分重要而尖锐的。它表达了作者对人民的深切同情和对封建统治者的无比愤慨。表现出了这首散曲的主旨。

    第二空,“兴,百姓苦;亡,百姓苦”此句由历代王朝的兴衰引到人民百姓的苦难,一针见血地点出了封建统治与人民的对立,表现了作者对历史的思索和对人民的同情,以及对于自己置身乱世,忧国忧民的家国情怀和对于现状有心思辨而无力改变的怆然与苍凉。

    【11题详解】

    考查句子的赏析。“峰峦如聚,波涛如怒”意思是(华山的)山峰从四面八方会聚,(黄河的)波涛像发怒似的汹涌。

    第一句是视觉描写,写重重叠叠的峰峦,潼关在重重山峦包围之中,着一“聚”字展现出华山飞奔而来之势、群山攒立之状。山本是静止的,“如聚”化静为动,表现了峰峦的众多和动感;

    第二句是听觉描写,写怒涛汹涌的黄河,潼关外黄河之水奔腾澎湃,着一“怒”字形象地表现出那千古不绝的滔滔水声的回响。黄河水是无生命的,而“如怒”则赋予河水以人的情感和意志,把河水人格化,写出了波涛的汹涌澎湃,还注入了作者吊古伤今而产生的满腔悲愤之情。

    (二)(1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愚公移山

    《列子》

    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本在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北山愚公者,年且九十,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杂然相许。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杂曰:“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龀,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12. 选出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 )

    A. 许:杂然相许 潭中鱼可百许头

    B. 且:年且九十 先驱日:天子且至

    C. 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固国不以山溪之险

    D 亡:河曲智叟亡以应 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13. 下面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一项是( )

    A. 空谷/传响,哀转/久绝 B.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

    C. 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D. 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14. 用现代汉语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15. 文章最后一段以神话故事结尾,有什么作用?

    16. 总书记曾深情礼赞“三牛精神”: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创新发展、攻坚克难的拓荒牛精神,艰苦奋斗、吃苦耐劳的老黄牛精神。请结合课文内容,分析愚公具有的“三牛”精神。(任选其中一牛分析即可)

    【答案】12. B 13. D

    14. 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

    15. 说明了愚公的精神感动了天神,对他的行为给予了肯定。

    16. 结合“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聚室而谋曰:‘吾与汝毕力平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的内容,可见愚公并非是为了一己之利才移山的,愚公具有为民服务、无私奉献的孺子牛精神。

    【解析】

    【12题详解】

    考查对文言词语的意义和用法的理解辨析。

    A.许:动词,赞同/数词,表示约数,左右;

    B.且:副词,将要/副词,将要;

    C.固:形容词,顽固/形容词用作动词,巩固;

    D.亡:通“无”,没有/动词,逃跑;

    故选B。

    【13题详解】

    考查文言文划分朗读节奏的能力。解答此类试题,要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

    D.“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迁也”,意思是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正确划分为: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故选D

    【14题详解】

    考查文言文翻译的能力。解答时,注意重点词语的含义及句式理解,并按现代汉语的规范,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行适当的调整,达到词达意顺即可。

    句中重点词语:以,凭借;残年,残余的岁月;余力,剩下的力气;曾,连……都;毛,草木;其,助词,加强反问语气。

    【15题详解】

    考查文段的作用。结合“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蛾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的内容可知,以神话结尾反而使愚公的形象更加丰富高大。正是愚公的决心和行动感动了天帝,天帝才派大力神的两个儿子背走了大山。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实现其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了鼓舞。

    【16题详解】

    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语言表达能力。根据题干可知,“三牛”精神是指“为民服务孺子牛”、“创新发展拓荒牛”、“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作答时,结合文章内容,抓住体现愚公精神的重点语句进行分析概括即可。

    示例一:结合“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的内容可知,愚公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事物,不为一时的困难所吓倒,具有“创新发展拓荒牛”的精神;

    示例二:结合“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始龇,跳往助之。寒暑易节,始一反焉”的内容可知,愚公在人手不足,工具简陋的情况下,义无反顾的开始移山,并坚持不懈,可见他具有“艰苦奋斗老黄牛”的精神。

    【点睛】参考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河阳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龄将近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区北部的阻塞,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于是集合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全力铲除险峻的大山,使道路一直通向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不能削平,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又安放在哪里?”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三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男孩,刚刚换牙的年纪,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湾上聪明的老头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真的太愚蠢了!就凭你残余的岁月、剩下的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动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可改变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平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手中拿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不停地干下去,于是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边,一座放在雍州的南边。从这以后,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四、现代文阅读能力展示(共25分)

    (一)(13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快递里的深情

    艾科

    ①自从故乡的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岔五就会给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回去。起初的时候,父亲听说需要凭借手机取件码才能取出快递,吓得不知如何是好——思想保守的他,最怕接触新鲜事物。他生怕一不小心就把银行卡里的养老钱“捣鼓”没了,所以给他买的智能手机,也成了可有可无的摆设。

    ②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热情,每次收到取件短信后,他都不得不硬着头皮骑上电动三轮车,去距家4公里的集镇上取件。一段时间过后,取的快递多了,父亲便不再惧怕其中的“深奥”与“繁琐”,以至于再收到取件短信时,都会喜不自胜地直奔集镇。而快递,也成了我们父子之间紧密联系的温情纽带。

    ③一个平淡无奇的周末,我打电话告诉父亲,我准备再给家里邮寄一点东西回去。父亲忙不迭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我说东西都已打包,明早就能发出。父亲一听木已成舟,也就不再作无谓的争辩了。他放低声音问我这回又寄了什么,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他的茶叶,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

    ④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父亲的“训斥”蕴含一个规律——先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都会心花怒放,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而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健康,精气神依旧十足。

    ⑤一个春日的下午,我突然收到一件发自老家的快递,拆开一看,顿时泪奔——里面是一双父亲做的布鞋。这也是他老人家给我寄的第一件快递。我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

    ⑥渐渐地感受到了快递带给生活的便利后,父亲也开始频繁地给我邮寄东西,只是他寄的物品大都非常经济实惠。比如,春天,他会给我寄香椿和野菜;夏天,寄瓜果和蔬菜;秋天,寄玉米和黄豆;冬天,寄土豆和红薯。自家地里一年四季产的粮油果蔬,他都会第一时间给我寄来让我尝鲜,以至后来他每次给我打电话的结束语,都变成了“缺啥少啥和我说,我给你用快递寄过去”。

    ⑦快递,让相隔两地的父子,忘却了时空的距离。我们频繁给对方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期盼、祝福和牵念。在多少个无眠的夜晚,我看着父亲寄来的包裹泣不成声,但我希望父亲不要像我这样伤感。我期盼自己寄出去的每一份快递,都是一剂纾解思念之苦的灵丹妙药,更祈愿这一份份蕴含在快递里的绵绵真情,馨香恒远、历久弥坚。

    (选自《中国青年》2020年第19期,有删改)

    17. 请说说选文第④段中父亲“训斥”背后的丰富感情和“我”喜欢被父亲“训斥”的原因。

    18. 选择适当的角度赏析文中画线的句子。

    (1)父亲忙不迭地一口回绝:“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

    (2)那一针一线犹如他那鬓角的白发,洗尽了平凡岁月的铅华,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

    19. 浓浓的亲情总是蕴藏于平凡生活的细微之处。请仿照例句,结合选文内容在横线上补写一个句子。

    亲情是朱德母亲寄来的一封家书,饱含着对孩子的慰勉与关怀;亲情是朱自清父亲买回的一兜橘子,饱含着对孩子的不舍与牵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0. 结合选文具体内容,谈一谈文中的“我”是怎样的一个人。

    【答案】17. 父亲“训斥”的背后是嗔怪“我”乱花钱,怕“我”负担重,表现了父亲深沉的关心和疼爱;

    “我”喜欢被父亲“训斥”是因为从中能够了解父亲的身体状况,体会到父亲的爱。

    18. (1)运用了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为“我”着想,怕“我”乱花钱,不想让“我”有生活负担的心理,刻画了一位关爱和体贴孩子的父亲形象,更体现了父亲不求回报、无私的爱。

    (2)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父亲给我做的布鞋上的针线”比作“鬓角的白发”,形象生动地写出了年老的父亲亲手做的布鞋的质朴平常,体现了父亲蕴藏在针线活中的对“我”的深沉的爱,也流露了“我”对父亲的感激之情。

    19. ①. 亲情是艾科父亲邮寄的一份包裹 ②. 饱含着对孩子的期盼和祝福

    20. 从“我”频繁给家里邮寄东西,可见“我”是一个孝顺、懂得感恩的人;从“我”认真听父亲对“我”的“训斥”,可见“我”是一个有耐心的人;从“我”喜欢穿父亲自己做的布鞋,可见“我”是一个质朴的人。

    【解析】

    【17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概括。

    根据第④段“后来的日子里,我经常出其不意地给家里寄东西,父亲每次收到快递后,都会打电话将我训斥一番,且每次训斥的时长都在一刻钟以上。父亲的训斥蕴含一个规律——先是将我‘骂’得狗血喷头,后又对我关怀备至”和“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孝心包裹’的自豪感”可知,父亲对“我”寄快递的“骂”是假的,而是嗔怪“我”乱花钱,怕“我”负担重,从某种意义上说是“关怀备至”的另一种表现形式,生动地表现了父亲深沉的关心和疼爱。

    根据第④段“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都会心花怒放,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而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健康,精气神依旧十足”可知,“我”喜欢被父亲“训斥”是因为从中能够了解父亲的身体状况,体会到父亲的爱。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句子的赏析。

    (1)“家里什么都有,千万别乱花钱”这是语言描写,通过这一语言描写,写出了父亲怕“我”乱花钱,不想让“我”有生活负担的心理,表现了父亲关爱子女、不求回报的特点,朴实自然,真挚亲切。

    (2)把父亲做布鞋的“一针一线”比作父亲“鬓角的白发”,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从第⑤段“我依稀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没想到随口说的一句话,父亲竟然记在了心里,并重拾起搁置了多年的手艺给我做了这双布鞋”可知,写出了辛苦操劳一生的父亲为一句不经意的话,竟然重试手艺,表现了父爱的深厚,生动形象;从第⑤段“父亲的视力虽大不如前,体力也每况愈下,但针线活的功夫依旧不减当年”和“捧着那双布鞋,我再度潸然泪下”可知,“凝结着血浓于水的真爱”既有父亲对“我”的深情厚谊,也有“我”对父亲的感激和谢意。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根据文章内容补写句子。

    根据第⑦段“我们频繁给对方邮寄的东西,并非都是真正所需之物。我们邮寄的,其实是一份份沉甸甸的期盼、祝福和牵念”可概括出,父子俩邮寄的包裹饱含着期盼、祝福和牵念,据此可以补写句子。

    示例:亲情是艾科父亲邮寄来的一个包裹,饱含着对孩子的思念与关爱。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对人物形象的分析概括。

    根据第①段“自从故乡的小镇上有了快递网点后,我隔三岔五就会给老家的父亲邮寄一些物品回去”、第②段“父亲的忧惧丝毫阻挡不了我往家里邮寄东西的热情”、第③段“我说有给奶奶的保健品,给他的茶叶,给小侄女、小侄子的烧鸡,还有一些山野干货”可知,“我”经常给家里寄东西,家里的每一个人都有一份,可见“我”是一个孝顺、懂得感恩、关心家里每一个人的人;

    根据第④段“不管父亲多么怒火中烧,我都会心花怒放,因为从他那声情并茂的‘训斥’里,我能够感受到父亲很是享受在乡亲们的见证下,频频收到儿子寄来的‘孝心包裹’的自豪感。而对我来说,能够时常在电话里听到父亲‘声嘶力竭’的‘训斥’,亦是十分开心的事,至少可以说明,声如洪钟的父亲,身体依然健康,精气神依旧十足”可知,“我”并不反感父亲的“训斥”,反而心花怒放,可见“我”是一个有耐心的人;

    根据第⑤段“我记得曾在无意间和他说过,我特别喜欢穿他做的布鞋”可知,“我”喜欢穿父亲自己做的布鞋,可见“我”是一个质朴的人。

    (二)(12分)

    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弘扬民族精神 贡献青春力量

    温静

    ①“我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而骄傲,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主席发表二〇二一年新年贺词,对自强不息民族精神的赞扬,引发强烈反响。

    ②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困难和风险面前都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地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对新时代青年来说,自当弘扬民族精神,执着追求,不断进取,用奋斗回答时代之问、青春之问。

    ③自强不息是对当今时代的不辜负。我们正处在大有可为的新时代。新时代脱贫攻坚目标任务如期完成,驻村青年干部群体功不可没;乡村振兴战略全面推进,返乡创业青年大展拳脚;航天事业不断取得新成就,青年创新团队大放异彩;中国制造转型升级,越来越多匠心青年脱颖而出……伟大时代孕育着更多机会,搭建起更大舞台,提供了更多选择。时代造就了青年,而青年也在创造并推动这个时代。

    ④自强不息是对未来人生的不设限。时代楷模张桂梅校长创办的华坪女高,有一段震撼人心的誓词:“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这句话激励了许多家境贫寒的山区女孩,不认命、不服输,走出山区,看见更广阔的世界。自强不息,就是坚定自己的人生要由自己设定。从“我也就这样”的自我束缚到“我还能这样”的突破,不仅打破了一种观念,更开启了一种新的人生。

    ⑤自强不息是顺境中的不放松。许多青年都有这样的情况,就是在实现阶段性目标后斗志减退、思想松懈、惰性渐生。考上大学后只想着及格就好,进入职场后只想着差不多就可以。在最应该奋斗的年纪选择安逸,也就放弃了未来的无限可能。青年是最有朝气、生命力和创造力的群体,应当只争朝夕、不负韶华,在每一个机遇里收获成长,从每一次挑战中磨砺成熟,从而找到实现青春梦想和人生价值的正确打开方式。

    ⑥自强不息是逆境中的不放弃。李大钊曾以激昂的笔触描绘出青年的独特气质:“青年之字典,无‘困难’之字;青年之口头,无‘障碍’之语。”当今,90后和00后以行动展示出青春的生机和力量。新冠肺炎疫情打乱了许多人的发展节奏:备战半年的资格考试临时取消;精心准备的求职面试突然更改方式;万事俱备、只待实施的工作方案始终无法启动……但他们并不气馁,以乘风破浪的姿态向目标前进。青春无悔,奋斗无价,越是迎难而上,就越能体验到拼搏的意义。

    ⑦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之后,我们要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进军。中国青年要乘势而上,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为铸就新的历史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选自《人民日报》2021年1月24日)

    21.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2. 选文第④段运用了什么论证方法?有什么作用?

    23. 文章从哪几个方面对“民族精神”进行了论述?

    24. 中华民族是历经磨难、不屈不挠的伟大民族,中国人民是勤劳勇敢、自强不息的伟大人民。从古至今,中国就有许多自强不息的人物,请从当代人物中任举一例,为本文补充一则事实论据。

    【答案】21. 新时代青年应当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铸就新的历史伟业贡献青春力量。意思对即可。

    22. 道理论证。引用华坪女高的誓词,论证了“自强不息是对未来人生的不设限”的观点。

    23. 从对当今时代的不辜负、对未来人生的不设限、顺境中的不放松、逆境中的不放弃四个方面进行了论述。

    24. 示例:司马迁,遵从父亲遗嘱,立志要写成一部能够“藏之名山,传之后人”的史书。就在他着手写这部史书的第七年,发生了李陵案。司马迁为李陵辩白,触怒汉武帝,被捕入狱,遭受残酷的“腐刑”。受刑之后,曾因屈辱痛苦打算自杀,可想到自己写史书的理想尚未完成。于是忍辱奋起,前后共历时18年,终于写成《史记》。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中心论点。

    中心论点是议论文中作者主要表达的观点,是高度概括全文的简单明了的一句话,从句式上看,中心论点是个判断句。中心论点一般在文章的开头段、中间段、结尾段、段落开头、段落中间、段落结尾,或是需要通读全文,自己总结概括。

    根据第①段“我为伟大的祖国和人民而骄傲,为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而自豪”,第②段“一个民族之所以伟大,根本就在于在任何国难和风险面前都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百折不挠地为自己的前途命运而奋斗。千百年来,中华民族历经磨难而生生不息、薪火相传,始终保持旺盛的生命力”可知,开篇引用主席新年贺词,强调自强不息的精神对中华民族永葆生命力的意义,然后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最后在结尾得出“中国青年要乘势而上,涵养自强不息的青春气质,展现新担当,实现新作为,为铸就新的历史伟业贡献青春力量”,据此概括为“新时代青年应当弘扬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为铸就新的历史伟业贡献青春力量”。

    【22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通常考查到的论证方法有举例论证、道理论证、比喻论证、对比论证。可采用的答题模式是:采用的论证方法+表达效果(具体有力或生动形象)+论证的观点。文章第④段中“我生来就是高山而非溪流,我欲于群峰之巅俯视平庸的沟壑。”引用了华坪女高的誓词,运用道理论证法,强调“自强不息精神”对家境贫寒的山区女孩的激励作用;具体有力地论证了第④段开头“自强不息是对未来人生的不设限”这一分论点,具有说服力。

    【23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从文中搜集信息的能力。

    标题中的“民族精神”指的是为前途命运而奋斗的自强不息精神。文章从第③段开始从四个方面进行论证,分别是第③段“自强不息是对当今时代的不辜负”,第④段“自强不息是对未来人生的不设限”,第⑤段“自强不息是顺境中的不放松”,第⑥段“自强不息是逆境中的不放弃”这四个方面。

    【24题详解】

    此题考查的是论据的补充。

    结合题干中的要求搜集补充具有“自强不息”特点的人物,并简述事例即可。

    示例:刘伟,一个双手截肢的年轻人,可偏偏就是这样的一个人,热爱上了钢琴,为了追求他的钢琴梦,为了实现他的音乐梦,他开始了梦想之旅。没有双手,只好用双脚来弹奏乐曲,那是一般人不能做到的,但是,刘伟却克服了重重的困难,练成了这个特殊的本领。悠扬的钢琴声响起,那是用脚趾弹奏的音乐,那是梦想的声音。

    五、写作能力展示(共50分,其中卷面整洁、字体规范美观3分)

    从下面两题中任选一题作文。

    25. 题一:请以“有你,我很幸福”为题目写一篇作文。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答案】范文:

    有你,我很幸福

    窗外,北风呼呼地吹着,光秃的树枝在风中肆意摇晃,地上铺着一层薄雪,一派萧杀的气息。

    这么冷的天气,同学们都躲在教室里,生怕与屋外寒冷的北风正面接触。就连平日里最爱动的同学,也乖乖地坐在教室里,手捧一本书,眼巴巴地望着窗外。

    一阵寒风呼啸而过,窗外的树枝打到玻璃上,啪啪的响。我抬头望去,似乎隔着厚厚的墙壁也能感受到北风的寒冷。我不禁打了个哆嗦。心中难过起来:唉!这鬼天气,白天都这么冷,晚上呢?那岂不是更冷!怎么办呢,宿舍里就那么一床被子,我该怎么熬过这寒冷的冬夜呢?

    正纠结间,班主任过来了:“小玲,出来下,校门口有人找你,快去看看吧!”“会是谁呢?”我带着疑惑走向校门口。一路上,北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又冷又疼。远处,一个熟悉的身影站在寒冷的北风中,走近一看,竟然是妈妈!

    我高兴地跑过去:“妈,你怎么来了?”“这天突然降温,怕你晚上冷,这不,又给你送了一床棉被,可别冻着。”妈妈用她温暖的大手捂着我冰冷的脸。我抬头看着妈妈,岁月在妈妈的脸上留下了深深的印迹,风肆意吹着妈妈的头发,不知何时,妈妈的两鬓竟然有了白发!忽然,心中一股暖流直抵眼眶。“快回教室吧,外边冷。”妈妈把被子递到我的手里。“嗯。妈,路上小心点。”

    抱着厚厚的棉被,心里暖烘烘的。低头嗅一嗅,上面还有妈妈的味道。北风依旧吹着,但我已不再惧怕寒冷。因为妈妈的爱,像冬日里的一抹暖阳,温暖着我的心灵。

    妈妈,谢谢您!人生路上,有您的陪伴,我无所畏惧。妈妈,有你,我真的很幸福。

    【解析】

    【详解】这是一篇命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以“有你,我很幸福”为题目写一篇作文。“你”可以是具体的人物,可以是抽象的事物,通过对“你”的描述,来表达自己的幸福之感。注意通过细节描写来变表现人物特征。

    二、选材构思。“有你,我很幸福”,注意通过具体事例,写出幸福的感觉,要有一定的心理描写。比如通过精心选取生活中细小的充满母爱的素材来突出母亲的形象,把妈妈的默默付出与关爱表现得淋漓尽致。在构思上,巧妙地以时间为序,选取成长中的三个片断,每个片断都是先叙述,后抒情,把一个孩子对妈妈的感激之情表达得非常真切。或者我们可以写与朋友之间的友情,因为有了知心的朋友,自己的生活又多了一份色彩,在与朋友的相处之中,让自己感受到了友情所带来的幸福;再者我们还可以把“你”看作是某种事物来写,如书籍,以书籍为伴,在书籍的陪伴下,自己不仅获得了丰富的知识,更有了心理上的慰藉,书籍带给自己的幸福和快乐是其他事物不能给予的等。

    26. 题二:阅读下面的材料,按要求作文。

    人生最困难的事情是认识自己。——特莱斯

    反省是一面镜子,它能将我们的错误清清楚楚地照出来,使我们有改正的机会。——海涅

    吾日三省吾身:为人谋而不忠乎?与朋友交而不信乎?传不习乎?——曾子

    反省是对自身所作所为进行的思考和总结。反省不理智之举、不和谐之音、不完美之事,往往会有深刻而丰厚的收获。请以“反省”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1)符合题意,中心明确,情感真实,语言通顺。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不少于600字。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4)不得抄袭试卷中的材料及他人作品。

    【答案】范文:

    学会反省,成就精彩人生

    反省是一面镜子,帮你找出自己的不足;反省是好友的一句鼓励自己的话,鼓舞你不断前进;反省是前进的动力,推动我们走向成功。

    越王勾践被吴国打败俘虏以后,每天都反省自己失败的原因,发现自己的不足,不断总结,激励自己奋发图强;反省自己应该怎样才能够再一次成为王者。通过几年的反思后,他卧薪尝胆,积蓄力量,终于战胜了吴国,成就了梦想,他也因此成为一名贤能的君王。反省的力量是多么伟大!它能让一名王国之君再次称王。

    商纣王,一代暴君,每天只知道荒淫享乐,不理朝政,被美女琼浆所迷惑而不能自拔。在西周的打击下多次失利,但他却不知道反省,认为这只是一时的运气不好,仍然每天沉溺于花天酒色之中,不思量自己的国家为什么会如此动荡不安,最后被自己的一个诸侯小国战败。反省自己是多么的重要!纣王如果能听信忠言,及时反省自己,绝不会走到身败名裂的悲惨地步。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反省的重要意义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要进步,就要不断反省。每一个人都需要反省,一个组织需要反省,一个团体需要反省,一个政党也是如此。在战争年代,我们党经过不断反省,纠正来自党内的“左”的和“右”的错误,取得了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伟大胜利,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和平建设年代,我们党系统总结了建国以来的经验教训,通过反思,纠正了“反右”“十年浩劫”的历史错误,拨乱反正,应民心顺民意地做出了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使我们的国家出现了今天繁荣富强的喜人局面。

    反省是李白“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的傲气;反省是陶渊明“既自以心为形役,奚惆怅而独悲”的傲岸;反省是鲁迅要医治中国人的心,而不是形体的心得。人生本如得更好的将来。

    古往今来,成功总伴随着反思而诞生的。朋友,让我们学会反省,成就精彩人生吧!

    【解析】

    【详解】这是一篇话题作文。

    一、审题立意。审题可知,“省”本义为“察看”。现在的意思有:①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反省,内省。②探望;问候(多指对尊长):省亲。③醒悟;明白:省悟,不省人事。结合题干中的三则材料可知,这里的“反省”可以理解为检查自己的思想行为后有所明白,有所醒悟。由此立意作文。

    二、选材构思。我们可以以“学会反省,成就精彩人生”为中心论点写一篇议论文。反省是对自身所作所为进行思考和总结。反省不理智之举、不和谐之音、不完美之事,往往会有深刻而丰厚的收获。从生活中自己的亲身经历选材,或引用历史名人轶事来论证中心论点,摆事实、讲道理,使论证充分有力。文末进行总结。也可以写记叙文,描写自己一天之中或者一周中印象最为深刻的事情,反省自己的行为和语言的对错,或者写自己有没有完成一天或一周的计划等,写记叙文时要注意,写清事件的来龙去脉,叙事要详略得当,对于人物心理的表述要结合必要的语言、神态等的描写。可采用以小见大的写法,通过对小事件的描述来折射大道理。

    相关阅读

    2022海北中考物理真题及答案解析【图片版】

    2022-07-25

    2022海北中考历史真题试卷【图片版】

    2022-07-21

    2022海北中考物理真题试卷【图片版】

    2022-07-21

    2022海北中考化学真题试卷【图片版】

    2022-07-21

    2022海北中考道德与法治真题试卷【图片版】

    2022-07-21

    2022海北中考数学真题及答案【图片版】

    2022-07-21

    海北2022中考录取分数线

    2022-06-28

    2022海北中考语文作文题目及范文

    2022-06-28

    2022年海北中考总分是多少

    2022-06-01

    2022年海北中考考试时间公布

    2022-06-01

    2022年海北中考成绩查询时间及网站入口

    2022-04-30

    2021年海北中考作文题目:二选一

    2021-06-26

    2021海北中考英语试卷难度如何

    2021-06-23

    海北中考成绩什么时候出来2022

    2022-06-27

    2021海北中考数学试题难不难

    2021-06-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