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一八事变还是给我们很多的教训的,这是我们民族共同的伤痛。这个最大的教训就是落后就要挨打。所以我们现在才要这样马不停蹄的强大我们自己。只有我们不断的让自身强大,我们才可能不让这些豺狼虎豹所侵蚀。而摆在我们面前的挑战还有很多。
现在的国际局势也是风云涌动。而我们还需要不断的努力不断的强大自身,才有可能在世界屹立不倒。所以918是我们的伤痛。也是我们的启示。告诉我们落后就要挨打。918不断的激励我们。告诉我们一定要强大自身。
我觉得我们对于我们的下一代也一定要加大那种伤痕教育,因为只有让他们知道我们民族经历过怎样的伤痛,他们才会镇定思痛才会努力学习他们是我们未来的希望,我们不能够让我们的下一代那样在消费主义的侵蚀下长大,让他们成为一个只知道拜金的废物。他们应该拥有理想拥有目标,知道为祖国奋斗。知道为自身奋斗。知道为民族奋斗。所以我觉得对于我们民族的伤痕教育是非常重要的,一定要让他们了解到我们在近代史中都经历过什么,经历过怎样的屈辱,经历过怎样的伤痛,相信只有经过这样的教育,我们的下一代才能够去拥有正确的价值观。
可是有一些新闻真的是让我们非常的心痛,在918这天有的小孩子甚至还穿着和服在街上行走。我觉得这真的是因为有一些国家的文化入侵,导致的让一些小孩子的价值观发生了变化,所以我觉得我们在学校一定要加强小孩子们的历史价值观的引导。让他们拥有正确的价值观,让他们知道真实的历史事件是怎么样的,他们才不会做出这种无知无脑的行为。
——日本在近现代挑起侵华战争处心积虑蓄谋已久
沈阳“九一八”历史博物馆馆长井晓光说,日本挑起全面侵华战争是处心积虑、蓄谋已久,也是野心慢慢积累不断扩大的结果。从历史上看,日本侵略中国东北有计划、有步骤,最终演变成为一种“国策”。
从1894年甲午战争,日本一度霸占辽东半岛;通过1904年在中国东北进行的日俄战争,日本获得胜利,势力加速在东北扩张,形成了“国中之国”。1927年《田中奏折》则充分暴露了日本以东北为基础侵略中国和世界的野心;1928年,日本关东军制造“皇姑屯事件”,炸死张作霖,成为“九一八事变”的预演。
——执行不抵抗政策,敌寡我众却几乎不战而退,酿成奇耻大辱
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邢安臣说,日本关东军看透了国民政府的“不抵抗政策”,才敢于悍然发动“九一八事变”。事变爆发后的几个小时里,东北军层层请示,没人敢担当敢负责出兵迎敌,即使避战都没有应急预案。
史料记载,驻扎在北大营的将官多次电话请示参谋长荣臻,均被告不允许抵抗,导致东北军死伤无数,溃不成军。而日军仅付出了几十人伤亡的代价就占领了张氏父子经营几十年的北大营。
——怕打就会挨打,避战怕打,却被痛打丧家辱国
中国近现代史史料学学会副会长王建学说,事变爆发前,日本先后制造了“中村事件”和“万宝山事件”,为武装袭击寻找借口。对此,国民政府出于“攘外必先安内”的思维,不愿与日军正面冲突。
中国抗战大后方协同研究中心主任周勇认为,和平不是靠委曲求全换来的。历史告诉我们,以斗争求和平则和平存,以无原则的妥协求和平则和平无。在处理“九一八事变”过程中,由于缺乏必胜勇气、缺乏应急军事准备,“怕”字当头,战争未发就已经输在了起跑线上。
——不落后也会挨打,军事力量不是战争胜负结果的唯一决定因素
辽宁大学历史系教授胡玉海认为,“九一八事变”爆发时,中国力量并非不堪一击,甚至还有一定优势,但依然一败涂地,教训惨痛而深刻。
事变当天,进击北大营的日军兵力约800人,而北大营驻军却有近7000人。此外,东北军还拥有庞大的空军部队,有数十架战机,没有一架起飞就全部被日军劫掠成为轰炸中国的武器。
——自己的命运要靠自己掌握,寄希望于他国是一厢情愿
事变后南京国民政府寄希望于国联“主张正义”。国联经过一年调查才拿出日本侵略的结论报告,但列强奉行绥靖政策,并未强力干预。日本仅以退出国联的代价就将中国的外交努力化为乌有。
辽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吕超认为,“九一八事变”后的教训告诉我们,自尊必须自立与自强。面对纷繁复杂的国际形势,唯有自身强大,才能维护和平免受欺凌。
——麻痹大意情绪蔓延,错判形势铸成大错
辽宁社会科学院东北沦陷史研究室主任张洁说,“九一八事变”爆发距离甲午战争仅30多年。在此期间,日本抛出灭亡中国的二十一条、抢占山东半岛,制造济南惨案,甚至炸死了张作霖,两国一直处于紧张状态。但国民政府竟然认为日本不会妄开战端,希望能够大事化小小事化了。
史料表明,在事变前一年中,日本在东北军事演习近百次,也未能引起国民政府和东北军的足够重视。他们错误地估计了日本国内政局和国际形势,不相信日本会发动大的战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