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南宋俞文豹《吹剑续录》载:“东坡在玉堂,有幕士善讴,因问:‘我词比柳词何如?’对曰:‘柳郎中词,只合十七八女孩儿执红牙拍板,唱杨柳岸晓风残月。学士词,须关西大汉,执铁板,唱大江东去。’公为之绝倒。”这则故事,表明两种不同词风的对比。南宋人已明确地把苏轼、辛弃疾作为豪放派的代表,以后遂相沿用。
1.子瞻,苏轼,又名和中,东坡居士.北宋时期,眉州眉山人,出生于河北栾城。苏轼在嘉佑二年中举人。宋神宗时期,先后在凤翔,杭州,密州,徐州,湖州。
2.苏轼是“豪放派”的诗人,豪放派,形成于中国宋代的汉族词学流派之一。欧阳修,王安石,苏轼,苏辙等,在衡文评诗时,都是以“豪放”为代表的。苏轼虽非“豪放派”的开创者,但“豪放”二字却是苏轼首次用来评点诗文,更是苏轼开创了“豪放”的一个高峰。可以说,苏轼是宋词豪迈的开端。
3.苏轼在他的文学作品中毫不遮掩地表达了他对社会的观点和对生活的反思,尤其是他的诗,更是写得最畅快。在2700余首苏诗中,对社会现实的介入和对生活的反思是非常突出的。苏轼对现实生活中的各种非理性现象,持“一肚子非时宜”的态度,对现实的批评一直是他的主要创作题材。更值得称道的是,苏轼的批判不仅限于新政,而且不限于当下,他还在批判封建社会长期存在的弊政陋习,表现出了更为深刻的批判精神。
1、《题西林壁》: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
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
2、《饮湖上初晴后雨》:
水光潋滟晴方好,山色空蒙雨亦奇。
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
3、《惠崇春江晚景》: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4、《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
黑云翻墨未遮山,白雨跳珠乱入船。
卷地风来忽吹散,望湖楼下水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