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五霸之首是齐桓公。
齐桓公,本名吕小白,姜姓吕氏,春秋五霸之首,与晋文公并称“齐桓晋文”,公元前685~前643年在位,姜姓齐国第十五位国君。
齐桓公任管仲为相,推行改革,实行军政合一和兵民合一的制度,使齐国逐渐强盛,齐桓公于前681年在北杏同宋、陈、蔡、邾四国诸侯会见,是为平定宋国的动乱,后宋国违背盟约,齐桓公便以周天子的名义率几国诸侯伐宋,迫使宋国求和,此即为“九合诸侯”的第一次,前679年,各诸侯与齐桓公在鄄地盟会,齐桓公从此成为天下诸侯的霸主,此外,齐桓公还灭了谭、遂、鄣等小国。
春秋五霸,一般是指春秋时期参与争霸的最具代表性的五人,他们是:齐桓公、晋文公、秦穆公、楚庄王和宋襄公。
齐桓公是春秋第一个称霸的诸侯,率先提出了尊王攘夷的口号,在名相管仲的辅佐下,多次实现诸侯的会盟,周天子也派人参加,是公认的霸主。管仲和鲍叔牙之间的友谊故事也是我们后人所津津乐道,鲍叔牙的大度和识人的本事,成为齐桓公称霸的重要条件,我们都称之为“管鲍之交”!
晋文公是春秋第二位霸主。有关晋文公比较常见的故事就是寒食节的来源,当初追随晋文公流亡的介子推,在晋文公功成名就之后,却隐入深山。为了逼迫介子推出山封赏,晋文公防火烧山,却烧死了介子推。后人为纪念介子推不受禄的故事,在寒食节这天只进寒食。另外就是我们常常提到的晋文公“退避三舍”的故事。
秦穆公是秦国至关重要的君主,为后世秦国统计奠定了重要的基础。秦穆公继位后马上任百里奚(即五羖大夫)、蹇叔、公孙枝为重臣,与晋国交好,开疆拓土,逐渐获得了周天子的认可。
楚庄王最为出名的要数“问鼎中原”的故事。。齐国衰落后,楚国便向北扩张与晋国争霸。公元前598年,楚庄王率军在邲与晋军大战,打败晋军。中原各国背晋向楚,楚庄王开始成为中原霸主。在经过洛阳时,楚庄王问周天子的使臣周天子鼎有多重,显示了自己的野心。
宋襄公的名声并不是很大,因此很多人对宋襄公位列春秋五霸持有怀疑态度。在齐桓公在国内重用奸臣,致使自己遭人陷害,齐国混乱时,宋襄公带领卫、曹等国平定齐国之乱,由此,希望自己能够继承齐桓公的霸业。但是在与楚国对战时,一味讲求仁义,不在楚军半渡而击,导致失败,并且为后世嘲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