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藤野先生》记录作者在日本留学时期的学习生活,叙述在仙台医专受日本学生歧视、侮辱和决定弃医从文的经过.作者突出地记述日本老师藤野先生的严谨、正直、热诚、没有民族偏见的高尚品格,说“他的性格,在我的眼里和心里是伟大的,虽然他的姓名并不为许多人所知道”.表达了对藤野先生深情的怀念。
文章赞扬了日本学者藤野先生正直、热诚、认真负责,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抒发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真挚、深沉的怀念之情,并表述了作者当年弃医从文的思想变化和要同反动派斗争到底的决心。
鲁迅(1881年9月25日-1936年10月19日),曾用名周樟寿,后改名周树人,曾字豫山,后改豫才,曾留学日本仙台医科专门学校(肄业)。“鲁迅”是他1918年发表《狂人日记》时所用的笔名,也是他影响最为广泛的笔名,浙江绍兴人。著名文学家、思想家、民主战士,五四新文化运动的重要参与者,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
《藤野先生》这篇散文写于1926年10月12日,当时作者鲁迅正遭受北洋军阀及其御用文人的迫害,从北京南下,来到厦门大学任教,作者作此文予以怀念藤野先生,此文最初发表于同年十二月出版的《莽原》半月刊第23期,后收入散文集《朝花夕拾》。
在这段孤寒的时间中,藤野先生送予了异国他乡的鲁迅,太多温情的东西,也在他思想转变的过程中,无形地作了很多推动与支持。
那时,相通了要弃医从文的鲁迅,放弃了学业,专门跑去跟老师藤野严九郎辞别,并征询意见。藤野表示惋惜之外,更表态尊重并支持鲁迅的选择,并勉励他无论如何困难,都要坚持下去。
这种默默的鼓励,使得鲁迅至死,都不敢懈怠,深恐有负恩师的教诲。这些,日本文豪太宰治的名著《惜别》,也有很多的渲染。鲁迅自小就失去了父亲,藤野先生可谓是他青年时代的“精神之父”。
这是一段异常美好的师生故事,后来经鲁迅名文《藤野先生》妙笔生花之后,更是为几乎所有中国人熟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