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篇摘抄赏析:中国的农民仅仅为了土地,大多数也是愿意拼死作战的。赏析:“仅仅”突出了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农民誓死也要捍卫自己得到的土地。反映了农民已经有了反抗精神,对突围有着显著的作用。
1.华南苏区的六年,注定是要成为长征这部英雄史诗的前奏曲的。
赏析: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把华南苏区的六年比作长征这部英雄史诗的前奏曲,生动形象地写出了这六年的历史的动人心魄。
2.土地给重新分配了,捐税给减轻了。集体企业大规模地成立了,到一九三三年,仅江西一地就有一千多个苏维埃合作社。失业、鸦片、卖淫、奴婢、买卖婚姻都已绝迹,和平地区的工人和贫农生活条件大为改善。群众教育在情况稳定的苏区有了很大的进展。
赏析:红军的这一系事实清楚地说明了红军所取得的人民拥护的基础,也反映了红军为人民服务的宗旨。
3.蒋介石修建了几百、几千英里的军事公路,成千上万个小碉堡,可以用机关枪火力或大炮火力连成一片。
赏析:“几百、几千英里”、“成千上万”、“连成一片”,这些词语突出了蒋介石为了消灭红军做出了很大的代价和准备。
4.中国的农民仅仅为了土地,大多数也是愿意拼死作战的。
赏析:“仅仅”突出了土地对农民的重要性,农民誓死也要捍卫自己得到的土地。反映了农民已经有了反抗精神,对突围有着显著的作用。
5.国民党自己估计,在收复江西苏区的过程中,杀死或饿死的人有一百万。
赏析:“一百万”突出了杀死或饿死的平民之多,突出了战争给平民带来的伤害之大。也反映了国民党的冷酷无情和残忍。
本篇记述的是长征的情况。一开始斯诺简要交代了长征起因,包括蒋介石如何组织第五次围剿、红军第五次反围剿如何失败、红军如何为了保存有生力量而撤出江西根据地等等。然后介绍了长征的艰苦卓绝:如何突破敌人四道防线、如何遭受严重损失、如何改变战术轻装,上阵,重点描绘了红军是如何在大渡河克服重重困难而突破险阻、创造奇迹的。
接下来介绍了红军在过草地、经过少数民族聚居区时所遇到的困难。最后,斯诺通过一组统计数字(18条山脉、24条河流、12个省份、62座城市、10个地方军阀包围)证明了长征的伟大以及长征所取得的成绩:到达对中、日、苏当前命运起重要作用的地区,沿途解释了土地革命目的以及抗日政策,武装了千千万万的农民并训练了游击队。
《红星照耀中国》又称《西行漫记》,是美国著名记者埃德加·斯诺的不朽名著,一部文笔优美的纪实性很强的报道性作品。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
红星照耀中国经典好词摘抄:忠于人民、铁骨铮铮、一心为民、意志坚定、无所畏惧、不畏艰辛、英勇无畏、坚定不移、忠于祖国、艰苦卓绝、坚韧不拔、坚定...
1.到太阳下山的时候,我们才走到一个坐落在河湾上的小村庄,四周都是阴森森地俯瞰着的山峦。2.我的向导和骡夫都拒绝接受任何报酬,不管是白区的钱...
红星照耀中国人物主要事件概括及人物形象分析:朱德:毕业于云南讲武堂,是著名将领蔡锣的军官。放弃荣华富贵毅然投身于共产主义事业。在长征中尤其是...
《红星照耀中国》记述了埃德加·斯诺于1936年6月至1936年10月,在中国西北革命根据地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后的所见、所闻、所感,报道...
红星照耀中国第五章概括简短: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篇名称为长征,本章讲述红军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到红军长征胜利的全过程,其中包括突破四道封锁线、飞...
《红星照耀中国》的第五篇名称为长征,本章讲述红军从第五次反围剿失利到红军长征胜利的全过程,其中包括突破四道封锁线、飞夺泸定桥、过雪山草地、翻...
《红星照耀中国》又名《西行漫记》,全文共有12章,作者真实记录了自1936年6月至10月在西北革命根据地(以延安为中心的陕甘宁边区)进行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