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不在焉指心思不在这里,思想不集中。在焉:在于此,在这里。主谓式结构,含贬义;在句中一般作谓语、定语、状语。
最早出自于西汉·戴圣《礼记·大学》:“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食而不知其味,此谓修身在正其身。”
《大学》本为《礼记》中的一篇,南宋朱熹将其列人《四书章句集注》,从而成为“四书”之一。《大学》认为,一个要向天下阐明光明美好之德行的君主,首先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要治理好自己的国家,首先应治理好自己的家庭。要治理好自己的家庭,首先应修养自身。要修养自身,首先应获得一定的知识。
要获得知识,就要探究事物的原理。事物的原理探究了,才能彻底深人地了解事物。彻底了解了事物,意念才能诚实。意念诚实了,心思才能端正。心思端正了,才能自我修养。自我修养好了,家庭才能得到治理。家庭治理好了,国家才能治理好。国家治理好了,天下才能太平。所以从天子到普通百姓,都要以修养自身为根本。
修养自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心思。如何端正自己的心思呢?如果自己有所愤怒,心就不能得到端正;有所恐惧,也不能得到端正;有所喜好,也不能得到端正;有所担忧,也不能得到端正。心思如果不集中在如何提高自己上,就会看了也看不见,听了也听不见,吃东西也会不知道滋味。因此,修身的关键在于端正自己的心,不可心不在焉。
1) 看他一副心不在焉的样子,连酒倒溢了都不知道。
2) 但如果父亲是一个冷漠、喜欢挑剔或者心不在焉的人,女儿会感到自己不太可爱或者缺乏魅力。
3) 一个普遍的观点是人们要比他们所认为的更心不在焉。
4) 她开始心不在焉的吃了起来,并继续给我讲她的传奇生涯。
5) 暑假是令人期待,令人向往的,每次快到暑假,同学们总是心不在焉,开着小差数着时间,期待着暑假的来临,我也不例外,因为暑假是快乐的,自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