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传》有云:“国之大事,在祀与戎”。意思是说国家的重大事物,在于祭祀与战争。出处:《左传》,刘康公见于成公十三年,出自刘康公的一段说辞。
原文:
刘子曰:“国之大事,在祀与戎,祀有执膰,戎有受脤,神之大节也。今成子惰,弃其命矣,其不反乎?”
释义:
刘康公说:“国家的大事情,在于祭祀和战争。祭祀有分祭肉之礼,战争有受祭肉之礼,这是和神灵交往的大节。现在成子(指成肃公)表现出懒惰不恭,丢弃天命了,恐怕回不来了吧!”
《左传》是中国古代一部叙事完整的编年史书,也是先秦散文作品的代表。作品原名《左春秋》,汉代改名为《春秋左传》、《春秋内传》、《左传》。它是儒家的重要经典之一,是历代儒家学生的重要研究史书,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为春秋三传。
《左传》本质上是一部独立的记史文学作品。它起源于鲁隐公元年(公元前722年)。截至鲁哀公27年(公元前468年),以《春秋》为基础,通过描述春秋时期的具体史实来解释《春秋》的纲目。
作为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百部经典之一,《左传》于2021年推出。
左传记载了中国春秋时期历史的编年史书。多用事实解释《春秋》,为儒家重要经典之一。西汉时称《左氏春秋》,东汉以后改称《春秋左氏传》,简称《左传》。据西汉史学家司马迁说,作者是鲁国的左丘明。
但左丘明是春秋末年人,《左传》却提到战国初期的某些史实,故许多学者认为此说不可信。清末康有为断言它是西汉末刘歆伪造。但在刘歆以前《左传》已被许多人抄撮或征引过,故康氏之说也难成立。当代学者多认为是战国初年人所作。据杨伯峻考证,大约作于公元前403~前386年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