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日不见,如隔三秋”里的“三秋”指的是时间,三个季度/季节(九个月时间)。经常用“一日不见,如隔三秋”来表达对别人的思念。一般被用来比喻虽然时间很短暂,却但却让人感觉很久一样。
出自《王风·采葛》彼采葛兮,一日不见,如三月兮!彼采萧兮,一日不见,如三秋兮!彼采艾兮,一日不见,如三岁兮!
三秋也有指的是秋季,古人用三秋,来指代整个秋季,有诗为证明:王勃的《滕王阁序》中有“时维九月,序属三秋”,柳永的《望海潮》中有“三秋桂子,十里荷花”。
三秋另外一个说法是指秋天的三个阶段,古人把秋天这一个季节,分成三个阶段,为孟秋,仲秋,季秋。其中的季秋,就是人们常说的深秋。
“一日不见,如隔三秋”。这句话最早是出现在《诗经》当中,用来表达对友人和恋人的思念之意,现多引申为对恋人的相思。短短八个字就包含了比喻和夸张两种手法,这里的“三”并非特指三个,古人使用数字一般都指代“多”。
艾,即艾草,多年生草本。嫩叶可食,全草入药。香气浓郁,有很强的抗菌作用,作为中草药可治百病。端午节悬艾草于门框用以消毒气、辟邪的风俗沿用至今。还可以用于染织、制印泥。艾叶需用陈久者,故“如三岁兮”。
葛,藤蔓植物,块根可食,茎可制纤维,织布原料。
萧,蒿的一种,即艾蒿。有香气,古时用于祭祀。
三秋,三个秋季。通常一秋为一年,后又专指秋三月的用法。这里三秋长于三月,短于三年,义同三季,即九个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