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品以辛亥革命前后闭塞的农村小镇未庄为背景,塑造了阿Q这个身心受到严重戕害的落后农民的典型。他无家无地无固定职业,以出卖劳力为生,备受残酷的压迫与剥削。但他不能正视自己的悲惨地位,却以“精神胜利法”自我陶醉。
阿Q从盲目的自尊自大到可悲的自轻自贱,是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环境里的典型性格。阿Q的阶级地位决定他欢迎革命 ,但他不了解革命,认识糊涂,精神麻木,结果被篡夺了革命果实的封建地主阶级枪毙示众。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上最伟大的篇章之一。
鲁迅先生将自尊自大、自轻自贱、自欺欺人、欺软怕硬的人物性格鲜活淋漓的展现到阿Q身上,用精神胜利法来赋予阿Q悲哀的色彩,比如,在被人揪着辫子撞到墙上的时候,阿Q却自己说自己是虫豸,将自己说成虫豸是希望别人放过自己,最不可思议的是在轻贱完自己后,又自尊自大的认为自己是第一个可以自轻自贱的人,而这个“第一个”又是自己无上的荣耀,于是通过这样的方法得到精神上的一次次满足。
《阿q正传》是鲁迅小说的代表作,也是鲁迅的一部中篇小说。小说以“辛亥革命”为当代背景,虚构了中国旧农村的缩影“魏庄”,以贫苦农民的生活为题材,表现了深刻的思想内涵。从创作动机来看,“我要揭露人民的弱点”。整部小说由九章组成。
作品通过对阿q的生活境遇和不幸遭遇的描写,真实地反映了辛亥革命前后中国农村的社会现实和社会关系。q很勤劳但还是一贫如洗。他不仅物质上被剥削得一无所有,连姓赵的资格都被地主赵爷爷剥夺了。地主不仅在物质上剥削农民,而且在精神上奴役和摧残农民。
通过小说《阿q正传》与革命的关系,深刻总结了辛亥革命失败的历史教训。所谓革命派对阿q革命行动的否定,深刻地揭示了辛亥革命并没有激发广大民众的觉悟,从而实际上提高了农民问题在中国民主革命中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