滴翠亭杨妃戏彩蝶,埋香冢飞燕泣残红
芒种节前,黛玉过怡红院,敲门不开而闻宝钗笑语,因而临风洒泪,群鸟惊飞。本回,芒种节,大观园众女儿打扮得花枝招展,祭饯花神。宝钗扑蝶,而无心听到红玉和坠儿的对话。
于是用“金蝉脱壳”的方法,无意间黛玉作了她的掂脚之石。凤姐发现怡红院红玉说话简断,办事爽利,拟收为手下干将。
探春要宝玉给她买各种精致的艺术品,谈及给宝玉做鞋,宝玉因说做鞋之奢华,引出赵姨娘的妒忌。宝玉寻黛玉,却发现她在葬花,并哭咏《葬花吟》。宝玉不禁痴倒。
《红楼梦》描绘了上至皇宫、下及乡村的广阔历史画面,广泛而深刻地反映了封建社会末世复杂深刻的矛盾冲突,显示了封建贵族的本质特征和必然衰败的历史命运。尤其深刻的是,在小说展示的贾府的生活图画里,显示出维持着这个贵族之家的等级、名分、长幼、男女等关系的礼法习俗的荒谬,揭开了封建家族“温情脉脉面纱”内里的种种激烈的矛盾和斗争。
《红楼梦》揭露了封建社会后期的种种黑暗和罪恶,及其不可克服的内在矛盾,对腐朽的封建统治阶级和行将崩溃的封建制度作了有力的批判,使读者预感到它必然要走向覆灭的命运;同时小说还通过对贵族叛逆者的歌颂,表达了新的朦胧的理想。
曹雪芹(约1715—约1763),名霑,字梦阮,号雪芹,又号芹溪、芹圃,中国古典名著《红楼梦》作者,籍贯沈阳,生于南京,约十三岁时迁回北京。曹雪芹出身清代内务府正白旗包衣世家,他是江宁织造曹寅之孙,曹顒之子。
曹雪芹早年在南京江宁织造府亲历了一段锦衣纨绔、富贵风流的生活。至雍正六年(1728),曹家因亏空获罪被抄家,曹雪芹随家人迁回北京老宅。后又移居北京西郊,靠卖字画和朋友救济为生。曹雪芹素性放达,爱好广泛,对金石、诗书、绘画、园林、中医、织补、工艺、饮食等均有所研究。他以坚韧不拔的毅力,历经多年艰辛,终于创作出极具思想性、艺术性的伟大作品——《红楼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