蒲松龄一生醉心科举,但他除了十九岁时应童子试曾连续考中县、府、道三个第一,以后屡受挫折,一直郁郁不得志。他一面教书,一面应考了四十年,到七十一岁时才援例出贡,补了个岁贡生,四年后便死去了。
一生中的坎坷遭遇使蒲松龄对当时政治的黑暗和科举的弊端有了一定的认识;生活的贫困使他对广大劳动人民的生活和思想有了一定的了解和体会。因此写有《狼》,他以自己的切身感受写了不少著作,今存除《聊斋志异》外,还有《聊斋文集》等。
《狼》是清代小说家蒲松龄创作的文言短篇小说。描绘了贪婪、凶狠、狡诈的狼的形象。启示我们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不能妥协退让,而要像屠夫一样勇敢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胜利。
《狼》的作者蒲松龄(1640年-1715年,明崇祯十三年-清康熙五十四年)是中国清代志怪小说作家,字留仙,一字剑臣,别号柳泉居士,山东淄川县(今淄博市淄川区)人(族裔有争议),世称“聊斋先生”。
蒲松龄平时喜好收集怪异的民间故事,死后以短篇故事集《聊斋志异》闻名于世,塑造了诸如聂小倩、青凤、婴宁和莲香等不少有代表性的狐仙和女鬼艺术形象。蒲松龄热衷于求取功名,但科举成绩并不如意,创作《聊斋志异》除了满足猎奇趣味,也成为他寄托个人思想的方式。
1、狼虽然贪婪凶恶,狡诈阴险,但又十分愚蠢,在有智慧和勇敢精神的人类面前,终究难逃灭亡的命运,对待像狼一样的黑暗势力,不能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才能取得胜利。
2、不要被貌似凶恶的事物吓到,要透过现象看本质,不论是狼或人,只要贪婪狡猾,贪图利益,终将灭亡,我们应该学习屠户勇敢的精神,狼无论多么贪婪,狡诈,在机智勇敢的人的面前终究会失败的。
3、对待像狼一样的恶人,恶势力,不要存在幻想,不要妥协退让,要敢于斗争,善于斗争,这样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