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叙述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首十六句叙木兰准备代父出征。次 十二句叙出发到战场。次六句叙经历十年战士生活后还乡。次八句叙入朝受赏。
不管是男人还是女人,只要有能力,有信心,坚持不懈,就可以有一番作为。具体如下:
本篇叙述女英雄木兰代父从军的故事。首十六句叙木兰准备代父出征。次 十二句叙出发到战场。次六句叙经历十年战士生活后还乡。次八句叙入朝受赏。
次十六句叙到家。最后四句是歌者之辞,用比喻赞叹木兰乔装之妙。这故事和这首诗可能产生在后魏,以魏与蠕蠕(即柔然)的战争为背景。从木兰从军的故事中可以看到劳动人民勇于牺牲的精神和对和平劳动生活的向往。木兰代父从军的英雄行为.也是对男尊女卑观念的冲击。
《木兰诗》在叙事中具有浓厚的抒情意味。例如木兰投军途中的一段叙述,不仅使读者看到一位驰骋于烽火狼烟中的英雄,而且也看到木兰对父母、故乡的拳拳深情。
此诗的另一个特色是擅长运用排比笔法和复叠句式来抒情叙事。比如写木兰“愿为市鞍马”一段,东南西北都写到了,这就把本来简单无味的一件事叙述得生动活泼,仿佛看到木兰一家子都在忙忙碌碌地四处奔走,为木兰采办行装。再如写家人对木兰归来的欢迎,连用了三个复叠句式,创造出一种欢乐和热闹的气氛,充满了浓厚的生活情调。
花木兰(412-502)是北魏宋州(今河南商丘虞城县)人。花木兰的父亲以前是一位军人,因此从小就把木兰当男孩来培养。
木兰十来岁时,她父亲就常带木兰到村外小河边练武,骑马、射箭、舞刀、使棒。空余时间,木兰还喜欢看父亲的旧兵书。
时值太武皇帝时期(424——452年),北魏经过孝文帝的改革,社会经济得到了发展,人民生活较为安定。但是当时北方游牧民族柔然族不断南下骚扰,北魏政权规定每家出一名男子上前线。
但是木兰的父亲年纪大了,没办法上战场,家里的弟弟年纪又小,所以,木兰决定替父从军,从此开始了她长达多年的军旅生活。
去边关打仗,对于很多男人来说都是艰苦的事情,更不要说木兰又要隐瞒身份,又要与伙伴们一起杀敌。
但是花木兰最后完成了自己的使命,在十数年后凯旋回家。
皇帝因为她的功劳之大,认为她有能力在朝廷效力,任得一官半职,不过,花木兰拒绝了,她请求皇帝能让自己回家,去补偿和孝敬父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