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许你一直向往只身前往大西北,在朔风呼啸中追逐那消失千载的驼铃声;或许你一直向往着能独自下江南,在月光盈盈风指芭蕉的夜晚,漫步在退思园中的小径上,旅游胜地名山大川不可胜数,或许你之所以选择朔风呼啸的大西北和草长莺飞的江南,是因为它们的文化才能代表中国,才能代表中国文化的性格。
当你看到在大殿里庄严肃穆的祖房神位前有十来盘丰盛的祭祀贡品,有让人垂涎不已的鲜桃,油光发亮的扣肉,似乎还在微微散发着清香的花朵,在香雾中,一盘盘贡品显得如此神秘。或许你会想,难道这都是真正的食物吗?但我要告诉你,这些都是流传几百年的贡食,并非是真食物。“食贡”还有另个的名字,叫“寒具”一般由厨师负责制作,由道士进献给祖宗。它是北方的来客——面塑。
当看到遍地菊花开时,会想起诗人王维的“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或许能想到陶渊明的“菊花如我心,九月九日开,客人知我意,重阳一回来”,或许还能想起孟浩然的“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等等,都道出了赏菊花饮酒的情趣。作为我国的传统节日,登高和插茱萸是必不可少的。但放眼望去,似乎并没有多少青年人记得这个节日的内涵,虽然节日在年复一年地重来,但我们可以感受到文化的呼吸越来越脆弱。
当传统文化节日vs西方文化节日时,大多年青人却选择了西方得文化节日。如在校舍就可以清楚地看到,每到愚人节、圣诞节、情人节时,学生们都会放出百分之二十的精力去准备,去对待。但是到了中国的传统节日时,他们便像是烟云从眼前飘过,随即消失得无影无踪。
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这些文化遗产也受到了冲击,如一些靠口授和行为传承的文化遗产不断消失,许多传统文化技艺濒临消失。文化遗产是一个现代国家弘扬其民族精神,独立自主可持续发展的必然文化诉求。保护好和传承这些文化遗产就是守护我们的精神家园,就是延续民族的灵魂血脉。
无须去朔风呼啸的大西北,无须去草长莺飞的江南,只要我们默默地传承中国的传统文化,就能够触摸到中国文化的特点和性格。
吃一堑,长一智?吃一堑未必长一智!
是块磨刀石,人士在谈及自己的之初,大都会说自己受了多少艰难,过了多少险阻,才有今天……仿佛正是那些混凝土一般的,才制造出了他们今日的宫殿。而在吾国古代,更是以头悬梁、锥刺股这种几乎变态的方式来追求所谓的。
如果了也会说:没事,吃一堑,长一智——说这话,其实是要付出勇气的,因为这样说,无疑把苦难给美化了。仿佛人的,必须得靠不停地吃这样那样的“堑”才可以获得,我不否认吃堑与长智的关系,但我反对吃堑与长智的必然关系,吃堑有可能长智不错,但一味地以为吃堑必定长智,则是大错特错。
吃堑并不是补钙,所以,《辞海》也只是把“堑”解释为“隔断交通的沟”并引申成“”,而不是维生素D什么的,因为谁都明白,强大的身体绝不能依靠维生素的堆积。像做菜一样,有的东西适合于清蒸,有的东西可以勾芡——而且这芡还不能勾得太厚。
所以我要说,生活中的“堑”,也得适可而止,更重要的是因人而异。在我家乡,有一种椿树,过程中,必须把树皮不停地划开,它才会长得更快,如果拿这方法对付别的树,只会成为伤害。
当你迷信于吃一堑长一智,其实,对自己又何尝不是某种开脱与逃避?生活中,不停吃堑的人不少,可是他们也并没有因此而获得奇智大慧。如果不能认真地吸取教训,再多的堑,怕也只能白吃。当一个人看不清自己,为了不切实际的而破釜沉舟,我只能说这种状况下的吃堑与长智,只能是另一种意义的竹篮子打水……也许你的让我,然而我必须告诉你一个最基本的事实:李树再也结不出桃子。
任何一国的宪法都没有强行规定必须吃堑,我也就可以很有信心地说,、轻松、地走上的峰顶,无疑是最美的路径。因为,相对于“堑”来说,更能给人带来坚定的信心,对一棵小树适时的浇水、加固、除虫,永远比斫枝、捋叶会长得更为风景。同样的道理是:姜汤永远比冰块更御寒,牛奶永远比污水更有利于,穿耐克鞋,永远比着草鞋走路更舒服、更顺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