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纲五常是西汉的董仲舒提出来的。董仲舒,广川人,西汉学者。著有《春秋繁露》等。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
三纲指父子、君臣、夫妻之间的人际关系,五常指人类五种恒常的本质,仁、义、礼、智、信。通称纲常。
“三纲”要求为臣、为子、为妻的必须绝对服从于君、父、夫,同时也要求君、父、夫为臣、子、妻作出表率。反映了封建社会中君臣、父子、夫妇之间的一种特殊的道德关系。
“三纲五常”是中国古代儒学思想中的重要伦理观念。它旨在规范人们的行为和思想,被视为道德的准则和底线。这些基本道德规范贯穿了整个中国礼教社会,并为统治阶级维护社会的稳定和和谐发挥了有效的作用。也是儒学家提倡做人的起码道德准则。
三纲五常政治伦理原则的形成,反映了封建社会的成熟,有效地巩固了封建统治,为国家的稳定发展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是,到了封建社会后期,随着封建社会的没落和衰败,三纲五常逐渐凝固和僵化,它的束缚人们思想和行动的精神枷锁的负面作用更加突出。在封建社会解体之后,三纲五常逐渐失去了它对社会的影响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