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书所见》的诗意是:萧萧秋风吹动梧叶,送来阵阵寒意,客游在外的游子不禁思念起自己的家乡。忽然看到远处篱笆下的灯火,料想是孩子们在捉蟋蟀。
《夜书所见》是南宋诗人叶绍翁所作的七言古诗,作品原文:萧萧梧叶送寒声,江上秋风动客情。知有儿童挑促织,夜深篱落一灯明。
《夜书所见》表达了诗人思乡念亲和怀想故园的感情和客居他乡、归无定所的孤寂落寞之感,以及对童年生活的怀念留恋的思想感情。《夜书所见》这首诗以景衬情,动静结合,以梧叶声和风声衬出了秋夜的寂静,还运用了对比手法,以儿童夜捉促织的乐景反衬自己客居他乡的悲情。
《夜书所见》的创作背景:秋风从江面上刮来,梧桐声沙沙作响,给人一种心寒之感。秋天的风声,是最能让人思念家乡的。夜幕降临,孩子们点燃了灯笼,在栅栏里寻找和捕捉蟋蟀。季节变迁,景色变化,最能勾起旅客的思乡之情。这是作者在外漂泊,在夜深人静的时候,写下的一首情意绵绵的诗。
南宋叶绍翁的《夜书所见》是一首七句古诗。这首诗中有第一二句是描写风景的,借着落叶飘零,秋风萧瑟,寒气逼人,衬托出了游子漂泊、孤单寂寞的悲凉。三四句,描写孩童在夜晚捉蛐蛐,意气风发,巧妙地衬托出了凄凉之感,使人在异国的孤独和无助。这首词以景物作衬托,动与静相融,借着梧桐叶与风的声音,衬托出秋夜的静谧,并用对比的方法,以孩童夜夜抓织的欢乐情景来衬托自己在异国他乡的凄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