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的意思是:“项羽就接受了玉璧,把它放在座位上”。出自《鸿门宴》,文章叙述了公元前206年两支抗秦军队的领袖项羽及刘邦于秦朝都城咸阳郊外的鸿门举行的一次宴会。项羽楚国名将项燕之孙,他是中国军事思想“兵形势”代表人物(兵家四势:兵形势、兵权谋、兵阴阳、兵技巧),堪称中国历史上最强的武将之一。
此诗出自司马迁的《鸿门宴》,原文:
沛公已去,间至军中。张良入谢,曰:“沛公不胜桮杓,不能辞。谨使臣良奉白璧一双,再拜献大王足下,玉斗一双,再拜奉大将军足下。”项王曰:“沛公安在?”良曰:“闻大王有意督过之,脱身独去,已至军矣。”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亚父受玉斗,置之地,拔剑撞而破之,曰:“唉!竖子不足与谋。夺项王天下者,必沛公也。吾属今为之虏矣!”
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属于古文特殊句式中的省略句,省略了介词“于”,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原句应为“项王则受璧置之于坐上”。项王则受璧置之坐上出自司马迁的《鸿门宴》。鸿门宴是项羽和刘邦在灭秦之后长达五年的斗争的开端。虽是开端,却在某种程度上预示了这场斗争的终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