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落而石出者”表承接,没有实意。“水落而石出者”出自欧阳修《醉翁亭记》,原文节选: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苏轼的《后赤壁赋》:“山高月小,水落石出。”欧阳修《醉翁亭记》作于1045年,苏轼《后赤壁赋》作于1082年,所以,出处应该说是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具体写作背景:《醉翁亭记》是北宋文学家欧阳修创作的一篇散文。宋仁宗庆历五年(1045年),参知政事范仲淹等人遭谗离职,欧阳修上书替他们分辩,被贬到滁州做了两年知州。
冬天,来自欧阳修的《醉翁亭记》:“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山间之四时也”就是说这就是山中的四季,前四句分别对应春夏秋冬的景象。原意是水落下去,水底的石头就露出来。冬天的一种自然景象后多比喻事情终于真相大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