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常情况下人耳能听到的范围为20-20000Hz,而对听力较敏感范围为3000-4000Hz,在此频率范围之下称次声波,在此频率之上称超声波,即蝙蝠能听到的声音。在此范围之内较关注500-4000Hz这个相对比较窄的范围,因为人常见语言和声音均在此频率范围之内,所以此频率范围之内听力情况更加能明确代表人耳听力水平。根据世卫组织标准,从500-4000Hz听力平均值代表听力水平,残疾也根据此水平进行测定。
1. 物体的长度:同样条件下,物体越长,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2. 物体的厚度:同样条件下,物体越厚,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3. 物体的粗细:同样条件下,物体越粗,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4. 物体的大小:同样条件下,物体越大,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5. 物体的松紧:同样条件下,物体越松,振动频率越低,音调越低。
频率公式是:f=1/T,是指物质在1s内完成周期性变化的次数,常用f表示。为了纪念德国物理学家赫兹的贡献,人们把频率的单位命名为赫兹,简称“赫”,符号为HZ。
每个物体都有由它本身性质决定的与振幅无关的频率,叫做固有频率。频率概念不仅在力学、声学中应用,在电磁学、光学与无线电技术中也常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