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戎不取道旁李原文: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 答日:‘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王戎不取道旁李译文:王戎七岁的时候,曾经和一些小朋友们一起出去游玩。他们看见路边有一棵李子树,结了很多李子,枝条都被压弯了。那些小朋友都争先恐后地跑去摘李子,只有王戎站着不动。
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去摘李子,王戎回答说:“这树长在大路边,却有这么多的李子,这李子一定是苦的。”大家摘来一尝,果然是这样。
《王戎不取道旁李》中王戎是个一个聪明、机智,善于动脑筋,非常会观察。这个典故出自《世说新语・王戎不取道旁李》,其推断理由是树长在路边,来往有很多行人,如果李子很甜,早就被摘光了,不会到现在树上还有很多李子。这篇文章蕴含道理是:做事情要仔细观察,善于思考,善于根据有关现象进行推理判断,避免不必要的错误,少走歪路,明白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
《王戎不取道旁李》是历史故事,出自南朝宋文学家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其内容主要是记载东汉后期到魏晋间一些名士的言行与轶事。在《世说新语・王戎不取道旁李》的开头第一句,就向我们说明了故事发生的缘由就是一个字“游”。在文言文当中,“游” 有很多的意思,但是我们可以结合上下文发现这里的“游”就是游玩的意思。而《王戎不取道旁李》就是通过一个“游”字为我们勾画出一幅孩子们欢乐玩耍、打闹嬉戏的场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