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德南漳逢隐沧,单福新野遇英主
刘备于蔡瑁的埋伏下逃脱,跃马过檀溪,逃亡的路上来到了司马徽的草堂,司马徽隐晦地透露出当世两大隐士,伏龙凤雏,二人得一可安天下,但又不肯明示,令刘备摸不着头脑。赵云一直追寻刘备到草堂,两人告辞司马徽回新野。新野城外徐庶假称单福唱出的一首歌吸引了刘备的眼光,做了刘备的军师。
不久,曹操派曹仁、李典为大将,率大军攻打新野。先头部队吕旷吕翔发动第一轮进攻,却被赵云张飞先后击败斩杀。曹仁得知前方战败,吕氏兄弟阵亡。一怒之下就要全军进攻。李典劝曹仁说:“吕氏兄弟轻敌战败,不能轻举妄动,应该告知曹操派大军支援。”
但是曹仁不听,认为新野小地方不用曹操大军出动。两人争持不下,李典提出曹仁去攻城的话,自己带一支部队留守樊城。曹仁不肯,说李典不和他一起去的话就是想造反,李典无耐,只好和曹仁一起率领全军进攻新野。
罗贯中(约1330年—约1400年),元末明初小说家。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汉族,山西并州太原府人。罗贯中早年曾参与反元的起义斗争。明朝建立之后,专心致力于文学创作。罗贯中编著的小说有《三国志通俗演义》、《隋唐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传》、《三遂平妖传》。其中《三国志通俗演义》)是罗贯中的力作,这部长篇小说对后世文学创作影响深远。罗贯中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除小说创作外,尚存杂剧《赵太祖龙虎风云会》。
《三国演义》以人物为载体形象地衍绎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本精神,即仁、义、礼、智、信、勇等中国传统文化价值体系中的核心因素。小说中的刘备就是“仁”的代表,关羽是“义”的代表,张飞是“勇”的代表,诸葛亮是“智”的代表,赵云是“忠”的代表等等。
作品自始至终贯穿着“拥刘反曹”的思想倾向,体现了人民群众拥护明君、向往和平和憎恶暴君、反对动乱的愿望。小说一直把蜀汉作为中心来描写,尤其是通过刘备这位仁君的形象和诸葛亮这位贤相的形象,突出了作品“拥刘反曹”的主题,表达了人民群众的愿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