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而不死是为贼”这句话的意思是责骂那些老而无德行的人。“老而不死是为贼”原句是“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孔子在这里表达的意思是,一个人在年轻时不懂得孝顺父母和友爱兄长,长大后也没有什么值得称赞的成就,如果到了老年还继续活着,这种行为就像是一个祸害。这里的“贼”并非指盗窃或伤害他人的行为,而是指对道德、伦理的违背。
“老而不死是为贼”出自《论语·宪问》,原句为:“原壤夷俟。子曰:‘幼而不孙弟,长而无述焉,老而不死是为贼。’以杖叩其胫。”《论语·宪问》为古代文学作品。宪问篇出自《论语》,共计44章。其中著名文句有:“见危授命,见利思义”;“君子上达,小人下达”;“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不在其位,不谋其政”;“君子思不出其位”;“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修己以安百姓”;“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这一篇中所包括的主要内容有:作为君子必须具备的某些品德;孔子对当时社会上的各种现象所发表的评论;孔子提出“见利思义”的义利观等。
“老而不死是为贼”的意思是,当一个人年老而不去世,继续活着,却缺乏德行,继续做出有害的事情,这种行为被视为违背了道德和伦理的准则。是孔子对那些年老无德、行为不端的人的批评。在这里,“贼”并不是指盗窃或伤害他人的行为,而是指对社会秩序和道德规范的破坏。这句话反映了孔子认为人应该按照一定的准则生活,包括尊重自然规律和遵守社会秩序,而老而不死且无德行,就违背了这些准则,因此被比作“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