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句话的意思是: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是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原文:
竹外桃花三两枝,春江水暖鸭先知。
蒌蒿满地芦芽短,正是河豚欲上时。
译文:
竹林外两三枝桃花初放,鸭子在水中游戏,它们最先察觉了初春江水的回暖。河滩上已经满是蒌蒿,是芦苇也开始抽芽,而河豚此时正要逆流而上,从大海回游到江河里来了。
出处:宋·苏轼《惠崇春江晚景二首》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是北宋文学家苏轼题惠崇的《春江晚景》所创作的组诗。第一首诗题“鸭戏图”,再现了原画中的江南仲春景色,又融入诗人合理的想象,与原画相得益彰。第二首诗题“飞雁图”,对大雁北飞融入人的感情,侧面表现了江南春美。
《惠崇春江晚景二首》赏析
诗的首句“竹外桃花三两枝”,写出了相互衬托的艺术效果。桃花在竹外,隔着疏落的翠竹望去,几枝桃花摇曳身姿。桃竹相衬,红绿掩映,春意盎然,格外惹人喜爱。这虽然只是简单一句,却透出很多信息。首先,它显示出竹林的稀疏,若是细密,就无法见到桃花了;其次,它表明季节,点出了一个“早”字。春寒刚过,还不是桃花怒放之时,但春天的无限生机和潜力,已经透露出来。
“春江水暖鸭先知”,视觉转换,即从江岸到江面。江上春水荡漾,好动的鸭子在江水中嬉戏游玩。“知”字,赋予画中鸭以生命,给静止的画面以动感,以生机。“鸭先知”侧面说明春江水还略带寒意,因而别的动物都还没有敏感到春天的来临,与首句中的桃花“三两枝”相呼应,表明早春时节。江中自由嬉戏的鸭子最先感受到春水温度的回升,用触觉印象“暖”补充画中春水潋滟的视觉印象。这句诗不仅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入微观察,还凝聚了诗人对生活的哲理思索。鸭下水而知春江暖,可与“一叶落而知天下秋”相媲美,具有见微知著、举一反三的道理。
“蒌蒿满地芦芽短”,画面里还有蒌蒿和芦芽。蒌蒿已经长得满地都是了,可是芦芽为什么还是短的呢?因为芦芽长得比蒌蒿要慢一点,所以它露出了尖尖角,也正与初春万物刚刚萌生的景象相配合。蒌蒿和芦芽都是水边生长的植物,它们既是河豚喜欢吃的食物,同时也是人们为了应景儿而要使用的食材。
河豚产于沿海和一些内河,每年春天逆江而上,在淡水中产卵。诗的最后一句“正是河豚欲上时”,是惠崇画中所没有的,完全属于诗人对画意的扩展。这是一种空间艺术所无法直接表达的思绪,是诗人面对惠崇的春江晓景图所产生的联想,是作者看到蒿、芦这些与河豚有关的景物后的触发,传达诗人对早春的感知,表达诗人对生活的热爱,也给读者留下了想象的余地。诗人没有停留于惠崇的画面,而是以诗人自己的想象,丰富了画的内涵与情趣,并以成功的意境创造使诗超然画外,具有了独立的艺术生命。
《惠崇春江晚景》是一首题画诗。惠崇的画,为诗人的咏叹提供了基点;苏轼的诗,则借惠崇之画寓自己之情,以传神的笔触,向我们传达着春的生机,在空间艺术与语言艺术的转化中,创造出一个新的境界,传达出无尽的欣喜,使惠崇的画意更具神韵。
苏轼是北宋诗人,字子瞻,又字和仲,号“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汉族,眉州眉山人,祖籍栾城。北宋著名散文家、书画家、词人、诗人,是豪放词派的代表。
苏轼和父亲苏洵,弟弟苏辙合称为唐宋八大家中的三苏。其散文、诗、词、赋均有成就,且善书法和绘画,是文学艺术史上的通才,也是公认韵文散文造诣皆比较杰出的大家。
苏轼的散文为唐宋四家(韩柳欧苏)之末,与唐代的古文运动发起者韩愈并称为“韩潮苏海”,也与欧阳修并称“欧苏”。苏轼之诗与黄庭坚并称“苏黄”,又与陆游并称“苏陆”;其词“以诗入词”,首开词坛“豪放”一派,振作了晚唐、五代以来绮靡的西昆体馀风。后世与南宋辛弃疾并称“苏辛”,惟苏轼故作豪放,其实清朗;其赋亦颇有名气,最知名者为贬谪期间借题发挥写的前后《赤壁赋》。
宋代每逢科考常出现其文命题之考试,故当时学者曰:“苏文熟,吃羊肉、苏文生,嚼菜羹”。艺术方面,书法名列“苏、黄、米、蔡”北宋四大书法家(宋四家)之首;其画则开创了湖州画派;并在题画文学史上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