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犁河谷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角,被天山山脉环绕,形成了一个三面环山的地理格局。这种地形特征使得伊犁河谷在气候和生态方面具有独特性。具体来说,伊犁河谷的形成及其特点可以归纳如下:
1、地形因素:伊犁河谷北、东、南三面环山,形成了“三山夹两谷”的地貌轮廓。这种地形有效地阻挡了来自西伯利亚的干冷气流和塔里木盆地的风沙侵袭,同时也有利于大西洋暖湿气流的进入,从而形成了温暖湿润的气候条件。
2、气候条件:伊犁河谷的地形特征使得其成为了一个相对湿润的地区,被誉为“西域湿岛”和“塞外江南”。这里的降水主要来自于大西洋的暖湿气流,当这些气流遇到山脉阻挡时,会在伊犁河谷内形成丰富的降水,尤其是在夏季,降水量占全年的大部分。
3、水系特征:伊犁河谷内有丰富的水系,包括伊犁河及其支流,这些河流为当地的农业生产和生态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水资源。
综上所述,伊犁河谷的形成是自然地理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其特殊的地形和气候条件使其成为了中国西北地区一个独特的生态区。这种地理和气候特征不仅促进了当地的农业发展,也吸引了众多的自然爱好者和旅游者前来探索和体验。
伊犁河谷位于中国天山山脉西部,是一个三面环山的地形区域,其地理位置介于80°09‘-84°56’E和42°14‘-44°50’N之间。 伊犁河谷地形复杂,具有以下特点:
1、地形结构:伊犁河谷由平行山脉之间的山间盆地和谷地组成,其中伊犁河谷地位于天山西部,呈东南直向,被婆罗科努、科古琴、乌孙山和那拉提山环绕,形成了一个三角形区域,东部顶点位于特克斯河与巩乃斯河交汇处,西部底边朝向中哈边界,地势东高西低,整体呈东西向倾斜。
2、自然地貌:伊犁河谷地南部为昭苏--特克斯盆地,呈东窄西宽的楔形。在阿尔泰山与天山之间,存在准噶尔盆地,这是一个半封闭性内陆盆地,地势东高西低,由东北向西南倾斜,盆地中部的古尔班通古特沙漠是新疆第二大沙漠。
3、气候条件:伊犁河谷气候温和湿润,属于温带大陆性气候,年平均气温10.4℃,年日照时数2870小时,年降水量达到417.6毫米,山区更高达600毫米,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之一。
4、自然资源:伊犁河谷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包括矿产资源和生物资源。已发现的矿种多达86种,其中铍、白云母、钾长石的储量居全国之首,铜、金、硫铁矿、钴等23种矿产储量居新疆之首。此外,伊犁河谷还是新疆最湿润的地区之一,拥有丰富的天然草场和森林资源。
5、行政区划:伊犁河谷隶属于伊犁哈萨克自治州,管辖8县1市以及兵团农四师和21个团场等单位,总面积5.64万平方公里,人口232.56万,人口密度为42.1人/平方公里,其中少数民族占总人口的67.38%。
伊犁河谷的矿产资源极具开发潜力。已发现矿种9类86种,其中铍、白云母、钾长石储量居全国之首,铜、金、硫铁矿、钴等23种矿产储量居新疆之首,煤炭远景储量约为4771亿吨。
伊犁河谷拥有新疆境内流量最大的河流——伊犁河、海拔最高的高山湖泊——赛里木湖。伊犁河是一条重要的国际性河流,发源于新疆天山西段,其中、下游流经哈萨克斯坦汇入巴尔喀什湖,年径流量约381亿立方米,水能蕴藏量为705.25万千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