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自幼好学,知识渊博,颇有政治抱负。唐玄宗开元后期,举进士不第,漫游各地。后寓居长安近十年,未能有所施展,生活贫困,逐渐对当时的社会状况有较深的认识。后靠献赋才得授小官。安史之乱爆发、长安失陷后,他曾被困城中半年,后逃至凤翔,被唐肃宗拜为左拾遗,世称“杜拾遗”。
长安收复后,随肃宗还京,又被外放为华州司功参军。期间创作了《登高》《春望》《北征》以及“三吏”“三别”等名作。后弃官移家至成都,一度在剑南节度使严武幕中任参谋,被严武表授为检校工部员外郎,故世称“杜工部”。晚年携家出蜀,于大历五年(770年)冬在辗转途中逝世,享年五十九岁。
杜甫善于运用各种诗歌形式,尤长于律诗,风格多样,而以沉郁为主;语言精练,具有高度的表达能力。继承和发展《诗经》以来注重反映社会现实的优良文学传统,成为中国古代诗歌艺术发展的又一高峰,被后人公认为诗歌史上的“集大成者”。他的人格,也被认为是中华民族文人品格的楷模。自晚唐两宋后,杜甫逐渐声名远播,对中国文学和日本文学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后世尊称他为“诗圣”,称其诗为“诗史”。其传世作品大多集于《杜工部集》。
杜甫的诗歌风格兼容并蓄,集众家之长。元稹曾评价杜甫:“上薄风骚,下该沈、宋,言夺苏、李,气吞曹、刘,掩颜、谢之孤高,杂徐、庾之流丽,尽得古今之体势,而兼人人之所独专矣。”这意味着杜甫的诗歌不仅汲取了古代文人的精华,还融合了各种风格,既有豪放之气,又兼具细腻之情。他的作品既有沉郁顿挫的悲歌,又展现出人道主义的精神,真正做到了兼容并蓄。
杜甫的诗歌特点之一是众体兼长。他不仅擅长五言、七言、古体、律诗和绝句等多种体裁,而且特别擅长古体和律体。这种多才多艺使得他能够自如地将叙事、抒情和议论融合在一起。例如,他的律诗格律谨严,章法整饬,技巧圆熟,代表了唐代律诗的最高成就。他的乐府诗继承了汉乐府的传统,并创造了“即事名篇”的新形式。总体来说,杜甫的诗歌达到了古典诗歌艺术现实主义的发展高峰,并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
杜甫的诗具有浓郁的抒情色彩。这种抒情性主要体现在他内心深处的抑郁情绪和孤独感,特别是他对家乡的深深思念和对国家命运的关切。例如,《江畔独步寻花》、《蜀道难》、《春望》和《宣州谢脁北行》等作品都充分展现了他的这种情感。此外,杜甫在写叙事诗时,也常将其丰富的情感,如爱、恨、同情和怜悯,倾注于所描写的事件和人物上,使得这些诗作不仅具有叙事性,更充满了深厚的情感色彩。
望岳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
荡胸生曾云,决眦入归鸟。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春夜喜雨
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
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
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闻官军收河南河北
剑外忽传收蓟北,初闻涕泪满衣裳。
却看妻子愁何在,漫卷诗书喜欲狂。
白日放歌须纵酒,青春作伴好还乡。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