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先世为宋国贵族,因避宋内乱迁于鲁。父叔梁纥因军功封于陬邑。鲁襄公二十二年(公元前551),孔子生。
鲁国是周公之子伯禽的封地,素有礼乐之邦美称。春秋时,礼坏乐崩,而鲁国礼乐制度仍保持完好。鲁襄公二十九年吴公子季札来聘时观于周乐,叹为观止。昭公二年(公元前540)晋韩宣子来聘时,看到鲁国典籍丰富,也惊叹“周礼尽在鲁矣”。鲁国深厚的礼乐文化传统,直接影响了孔子思想的形成。
孔子幼年丧父,其母颜氏为生活计携孔子移居曲阜阙里。孔子少年时,生活贫困,地位卑贱,为谋生,曾作过管粮仓、放牧的小吏。他刻苦学习,青年时便以广博的礼乐知识闻知于鲁,引起统治集团的注意。34岁时创办私学,开始了“以《诗》《书》、礼、乐教”(《史记·孔子世家》)的教育生涯。孔子的教育活动,打破了学在官府、贵族垄断教育的传统,促进了文化下移。
鲁昭公二十六年鲁发生内乱。孔子不满三桓擅权,离鲁去齐。不久鲁内乱平息,孔子返鲁,继续从事教育,其弟子日众,社会影响也日渐扩大。
鲁定公九年(公元前501),孔子被任命为中都宰,因政绩卓著,迁为司空,又迁为大司寇。鲁定公十年,齐鲁夹谷会盟,孔子相礼。由于他的才干与努力,鲁收回被齐侵占的土地。夹谷之会提高了孔子的声望和地位。
鲁定公十三年,孔子为加强公室,发动“堕三都”。最后因三家抵制,“堕三都”遭到失败。孔子意识到其政治抱负在鲁难以实行,率部分弟子离鲁出游。他先后到过卫、陈、匡、蒲、曹、宋、郑、蔡、楚等地,宣传其政治主张,但都受到冷遇,并“厄于匡”,“绝粮于陈蔡之间”。
鲁哀公十一年(公元前484),季康子迎孔子返鲁。归鲁后孔子集中精力从事教育与《诗》《书》《春秋》等文献的整理。鲁哀公十六年,孔子病逝。
孔子思想主要汇集于《论语》一书中。此外,《左传》《国语》中有关孔子言行记载,也是研究孔子思想的较为可靠的资料。
孔子的思想是儒家学派的创始和代表,他继承和发展了周代的文化传统,提出了一套完整的伦理学体系。他的思想以“仁”为核心,仁即爱人,是人的本性和最高德行。他认为,人应该以仁为己任,实践仁的要求,做到“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他还提出了“中庸”、“忠恕”、“礼”、“义”、“智”、“信”等概念,来阐述仁的内涵和实践方法。他主张,人应该以礼为规范,克己复礼,礼乃仁之表。人应该以义为准则,行义不辟,义乃仁之宜。
人应该以智为工具,知人论世,智乃仁之器。人应该以信为本,言必信,行必果,信乃仁之基。他还强调了“中庸”和“忠恕”的重要性,认为人应该避免偏激,保持中和,做到“中正不偏,中庸不易”。人应该忠于自己,恕于他人,做到“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孔子还提出了“正名”、“君子”、“小人”等概念,来说明社会秩序和人格品质的问题。他认为,名实相符,是维护社会秩序的前提,所以要求“名不正,则言不顺;言不顺,则事不成”。
他区分了君子和小人的标准,认为君子是有道德修养,有责任感,有远大志向,有仁爱之心的人,而小人是无道德修养,无责任感,无远大志向,无仁爱之心的人。他主张君子之道,反对小人之道,教导弟子要做“君子学道则爱人,小人学道则易使也”的人。
孔子还重视教育的作用,认为教育是培养人才,实现理想的途径。他首创了私人讲学的风气,开创了儒家学派的传统。他主张有教无类,不分贵贱,不论出身,只要有志于学习,都可以成为他的弟子。他主张因材施教,根据每个学生的特点,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使之得到最佳的效果。
他主张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断地学习,不断地教育,使自己和他人都能进步。他主张学以致用,学习不仅是为了知识,更是为了实践,要将所学的道理运用到生活中,做一个有用的人。
1.对政治的影响:孔子的政治学说的核心是“仁政”,其思想经过荀子完善,至西汉,孔子思想成为历代王朝的治国思想。
2.对社会的影响:孔子提出“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孝悌”“忠恕”等等伦理思想博大精深,对社会行为影响深远。
3.对古代教育的影响:孔子打破了春秋时的教育垄断,兴办私学。提出因材施教等教育观念,成为“万世师表”的圣人。
4.对亚洲和世界的影响:孔子思想对东北亚的韩国、日本影响深远,西方思想家把孔子代表的中国传统思想看做是未来世界的希望。孔子,被大多数人奉为圣人一言一行可谓各大多数人带来极大的影响。
对中国的影响:
1.孔子对后世影响深远,是当时社会上最博学者之一。
2.孔子的仁说,体现了人道精神,孔子的礼说,则体现了礼制精神,即现代意义上的秩序和制度。
3.孔子首次提出“有教无类”,认为世界上一切人都享有受教育的的权利。
对世界的影响
1.美国诗人、哲学家爱默生认为“孔子是全世界各民族的光荣”。
2.孔子、儒家思想还启发了欧洲启蒙思想家,在思想启蒙运动中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3.儒学早在汉唐时期便超出中国范围,向东南亚和东北亚国辐射,形成"儒教文化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