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1860年代到1890年代的洋务运动,是中国早期现代化初步启动的30年。在这30多年中,中国大地上发生了一系列实实在在的变化,譬如带有资本主义性质的工业企业开始出现、近代意义上的海军也初具规模等。
洋务运动是晚清洋务派在19世纪60年代至90年代期间发起的一场运动,其目的是通过采用西方的军事装备、机器生产和科学技术来振兴清朝。
洋务运动在推动军事工业的同时,面临资金、原料和交通等关键问题。为了解决这些问题,洋务派开始兴办民用企业,以支持军事工业的发展。
洋务派的倡导引发了一场关于兴办洋务的热潮,许多显贵官员纷纷参与,这一运动深刻地动摇了中国传统的“重农轻商”观念,并促进了中国近代经济和资本主义的发展。
洋务运动对中国近代企业的诞生和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特别是在资本主义经济成分的增长方面,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基本特征:中国式现代化是人口规模巨大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协调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现代化。
2、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是: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高质量发展,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丰富人民精神世界,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在于有别于西方现代化。西方现代化是依靠资本主义社会形态实现的。但是,资本主义的现代化具有难以克服的弊端:由于社会大部分物质生产力以资本的形式掌握在少部分人手中,生产目的.不是满足人的全面发展需要,少部分人、少部分国家的发展以大多数人、大多数国家的欠发展为条件,这种现代化不可能成为全体人的现代化。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把西方发达国家顺序推进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信息化“串联式”发展过程改造成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并联式”发展方式,让科技发展由“跟跑”逐步转向“并跑”和“领跑”阶段,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
中国式现代化道路之新,在于以新理念引领新实践。中国式现代化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逐步实现共同富裕;为资本设置“红绿灯”,既发挥其发展生产、创造财富、提供就业的积极作用,又克服其消极作用;把社会主义制度和市场经济有机结合起来,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更好发挥政府作用;遵循经济发展规律,提出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以消除西方现代化过程中对自然、社会及国家关系造成的消极影响;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走和平发展道路,实现互利共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