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小板是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因血管创伤而失血时,血小板在生理止血过程中的功能活动大致可以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是创伤发生后,血小板迅速黏附于创伤处,并聚集成团,形成较松软的止血栓子;第二段主要是促进血凝并形成坚实的止血栓子。
血小板为圆盘形,直径1~4微米到7~8微米不等,且个体差异很大(5~12立方微米)。血小板因能运动和变形,故用一般方法观察时表现为多形态。血小板结构复杂,简言之,由外向内为3层结构,即由外膜、单元膜及膜下微丝结构组成的外围为第1层;第2层为凝胶层,电镜下见到与周围平行的微丝及微管构造;第3层为微器官层,有线粒体、致密小体、残核等结构。
血小板是血液的一种成分,是一种体积非常细小的细胞。血小板是由骨髓制造,释放入血液而发挥作用。在健康人体内,每一微升血液中就存在着150~400万个血小板。血小板的主要作用就是促进凝血。当血管破裂时,血液中的血小板就会大量聚集在血管破损的地方,进行修补。血小板会堆积成网状,吸引凝血因子粘附,共同凝集血液形成凝血块,防止创口继续出血。
血小板的寿命是一定的,每天都有一些老化的血小板丧失功能。脾脏是血小板的垃圾箱,当血液流经脾脏时,老化的血小板就被脾脏吞噬掉而离开血液循环。骨髓每天都制造一定数量的血小板来代替那些被吞噬的血小板,使血液中的血小板数量维持在正常的水平。
人体血液中血小板的含量在每微升100万个以上时,人体是相对安全的,凝血系统可以正常运转,一般不会出现异常的出血。但如果血小板含量低于这个数值,血小板就不能担负起凝血的重任了,轻微的碰撞都可能造成严重的瘀斑。如果血小板数量继续下降至50万个/微升,皮肤可能出现瘀斑,牙龈出血,鼻出血等。如果血小板数量近一步减少,可能出现大出血。
1、血小板增多:当血小板计数大于400×10^9/L时即为血小板增多,原发性血小板增多常见于骨髓增生性疾病,如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真性红细胞增多症,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等;血小板增多症常见于急慢性炎症,缺铁性贫血及癌症患者,此类增多一般不超过500×10^9/L,经治疗后情况改善,血小板数目会很快下降至正常水平。脾切除术后血小板会有明显升高,常高于600×10^9/L,随后会缓慢下降到正常范围。
2、血小板减少:当血小板计数小于100×10^9/L即为血小板减少,常见于血小板生成障碍,如再生障碍性贫血,急性白血病,急性放射病等;血小板破坏增多,如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脾功能亢进,戈谢病等,消耗过度如弥漫性血管内凝血,家族性血小板减少如巨大血小板综合征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