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冷战给美苏双方以及东西方之间带来了长期的对峙和对抗阻碍了全球一体化发展,也造成了德国、朝鲜等的分裂,并引发局部战争。
2、在冷战大环境下,因美苏双方势均力敌,所以两方都在极力的避免战争,所以在近半个世纪里避免了新的大规模战争(第三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3、不同社会制度的国家在长期共存中都程度不同地从对方身上借鉴了经验,吸取了教训,并用于内部调整和改革,推动了世界的整体发展。
4、面对两极格局对峙局面,获得独立和解放的亚、非、拉发展中国家组成不结盟运动(七十七国集团),逐步发展壮大,第三世界由此崛起。
5、促进了世界格局多极化的形成,同时也推动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发展。
6、“冷战思维”仍对当代世界产生重要影响。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后,从1945年9月11日至10月2日的伦敦第一届苏、美、英、法四国外长会议开始,围绕与意、罗、保、匈、芬五个次要敌国缔结和约的问题,四国外长前后共开了四届7次会议进行讨论。经过反复争论,最后终于就战败国的领土划分、赔款以及政治军事条款达成一致,并于1947年2月10日缔结了五国和约。五国和约的签订反映出大国划分势力范围的意图。
根据苏、美、英三国首脑在雅尔塔会议等一系列国际会议上所达成的协议,确立了处理德国问题的各项政治经济以及军事原则。德国投降后,苏、美、英、法分区占领德国,并由四国总司令组成盟国管制委员会。但是,后来在非军事化、民主化以及赔款等问题上,苏、美主张不同。美国从一开始就有重新扶植德国的意图,以便把它纳入美国的战略体系。而苏联则要最大限度限制和削弱德国。针对西方在1948年制裁德国的做法,苏联于同年2月改组苏占区经济委员会,使之成为准政府组织。3月,苏联宣布退出盟国管制委员会。德国分裂不可避免。
在处理战败日本问题上,美国一开始就有独占的意图,而苏联方面则进行了不少斗争。经过几轮讨价还价,在美国满足苏联占领日本北方四岛要求的情况下,斯大林最终同意美国占领日本本土。
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之后,美国和苏联在国家战略、国家利益、社会制度和意识形态上的对立和冲突,使其逐渐成为对手。1946年,英国前首相丘吉尔发表“铁幕演说”,拉开了冷战的序幕。1947年,美国出台杜鲁门主义,标志着冷战开始。
伴随着北大西洋公约组织(1949年)和华沙条约组织(1955年)等区域性军事联盟的成立,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美苏全面冷战对峙,两极格局正式形成。在这段时期,虽然美苏分歧和冲突严重,爆发了第二次柏林危机、古巴导弹危机、朝鲜战争、越南战争、阿富汗战争等危机与局部战争,但双方都尽力避免新的大规模战争爆发,而主要通过局部代理战争、科技和军备竞赛、太空竞赛、外交竞争等方式进行“相互遏制,不动武力”的对抗。
20世纪80年代末东欧剧变,1991年苏联解体,两极格局崩溃,冷战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