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编写《本草纲目》:李时珍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参考了800多种书籍,历经27年,三易其稿,完成了192万字的《本草纲目》,成为当时最系统、最完整的医药学著作。
2、行医经历:李时珍在楚王府和太医院工作期间,积极从事药物研究,搜集了大量资料,为编写《本草纲目》打下了基础。辞官返乡后,他在东璧堂行医,致力于对药物的考察研究56。
其他著作:除了《本草纲目》,李时珍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等医书,对脉学及奇经八脉也有深入研究。
3、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不仅对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
李时珍出生于世医家庭,从小就喜爱医药,立志悬壶济世。经过刻苦学习和实践,在三十岁时已经成为当地名医。后楚王聘李时珍到王府掌管良医所事务。三年后,又推荐其上京任太医院判后,经举荐补太医院之阙,一年后辞职回家,在此期间,李时珍阅读王府和太医院中大量的医书,医学水平大增。
自1565年起,先后到武当山、庐山、茅山、牛首山等地收集药物标本和处方,并拜渔人、樵夫、农民、车夫、药工、捕蛇者为师,记录上千万字札记,历经二十七个寒暑,三易其稿,于明万历十八年(1590年)完成了192万字的巨著《本草纲目》。1593年,李时珍逝世。
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成为当时最系统、最完整、最科学的一部医药学著作,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而且对世界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的发展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英国著名生物学家达尔文称它为“中国古代百科全书”。被后世尊为“药圣”。李时珍还著有《奇经八脉考》《濒湖脉学》《五脏图论》等医书。
李时珍临证,推崇张元素,重辨病证,立法严谨,用药得当。治疗时,或化裁古方,或自组新方,或用民间单验方,多有良效。李时珍的学术思想和研究方法很有特色,他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以自己的实践经验为基础,改善了古代科学方法,积累了科学研究的新经验。李时珍成功地运用了观察和实验、比较和分类、分析和综合、批判继承和历史考证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