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巩固基础知识
孩子成绩下滑,归根结底就是基础知识掌握得不够牢靠,对许多概念、定义都只是一知半解,不去理解公式的推导过程,仅仅依靠于死记硬背,导致在做题时概念混淆,找不到解题思路。建议家长平时就多督促孩子把这些基础知识多巩固几遍,温故而知新。
二、保证做题量,总结一类题
基础知识掌握后,就要看实际的运用能力了。俗话说“纸上谈来终觉浅”,我们常说理科的科目要多刷题,其实是为了让孩子掌握同一考点下各式各样地出题方法,见过的题型多了,自然就知道这个考点会怎么考了。通过总结归纳一类的题型,举一反三,就能搞懂这一类型的所有题。
三、确认自己不会的题,对症下药
做题过程中,孩子一定会遇到不会做的题,建议让孩子做一个错题本,将不会的题记录下来,并通过请教老师或自己琢磨等方式将题目弄懂,下次再遇到类似考题时才能避免二次犯错。
1、利用知识串联。孩子初二时的学习,几乎就已经学完了初中的所有知识,等到初三的时候,将还未学完的知识学完之后,剩下的时间就是要将所有的知识融会贯通。将所有知识串在一起,形成一个完整的知识框架图。有了知识体系,知识的掌握会更加容易。
2、善于记笔记。在听课期间,学生应该养成初二数学记笔记的好习惯,及时将重点内容整理到笔记上,当然如果课上的时间很紧迫,学生也可以简单标记一下,利用课后的时间进行整理总结。
3、让数学课学与练结合。在数学课上,光听是没用的。当老师让同学去黑板上演算时,学生也要在草稿纸上练。如果遇到不懂的难题,一定要提出来,不能不求甚解。否则考试遇到类似的题目就可能不会做。听老师讲课时一定要全神贯注。
4、课后及时复习。写完作业后对当天老师讲的内容进行梳理,可以适当地做25分钟左右的课外题。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课外书,其课外题内容大概就是今天上的课。
主动参与课堂互动
数学是一门需要思考的学科,仅仅听老师讲课是不够的。在课堂上,要积极思考老师提出的问题,主动回答或与同学讨论。这样可以加深对知识点的理解,同时也能锻炼自己的思维能力。遇到不懂的地方,不要害怕提问,老师和同学都是你的资源。
勤于练习,举一反三
数学学习中“练”字当头。通过大量的练习,可以巩固所学知识,发现自己的不足之处。做题时要注重方法,学会一种题型后,尝试变化题目的条件或者数据,做到举一反三。另外,不仅要会做题,还要理解每道题背后的数学原理和解题思路。
分析错误,及时纠正
每次做完习题后,要认真检查,对于错误的题目要进行详细分析,找出错误的原因。是因为概念不清楚,还是计算失误,或者是解题方法不当?针对性地进行纠正和学习,避免同样的错误再次发生。此外,建立一个错题本,记录下自己常犯的错误,定期复习,有助于提升解题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