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重视写作实践。
2、重视观察和体验。除了要带上“五官”去观察,更要用“心”去体验,从用“心”去做人中去提练文学的主张。
3、重视思维的训练。除了聚合思维,更要注重训练发散思维,提高思维的广度、深度、高度、密度和适度。这是创作的关键点和切入口。
4、重视积累,这个可以理解为“死记硬背”,创作是需要基础的,只有肚子里有货,有东西,才可能写出情真意切且直指人心的佳作,正是“腹有读书人自华”,文学创作正是如此。当然只有死记硬背是不够的,更需要深思、反思,举一反三,只有这样才能慢慢有了自己的想法和主张,才有了自己的风格。
“人民既是历史的创造者、也是历史的见证者,既是历史的‘剧中人’、也是历史的‘剧作者’。”社会主义文艺,从本质上讲,就是人民的文艺。
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语重心长地指出了文艺创作应有的价值底色:以人民为中心,就是要把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作为文艺和文艺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把人民作为文艺表现的主体,把人民作为文艺审美的鉴赏家和评判者,把为人民服务作为文艺工作者的天职。能不能搞出优秀作品,最根本的决定于是否能为人民抒写、为人民抒情、为人民抒怀。
(1)文化是一种精神现象
“文化”是相对于经济、政治而言的人类全部精神活动及其产品.其中,既包括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等具有意识形态性质的部分,又包括自然科学和技术、语言和文字等非意识形态的部分.
(2)文化是一种社会现象
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文化是由人所创造、为人所特有的纯粹,“自然"的东西不能称为文化.有了人类社会才有文化,文化是人们社会实践的产物.(社会实践是文化的源泉)
(3)一个人文化素养的形成
每个人所具有的文化素养,不是天生的,而是通过对社会生活的体验,特别是通过参与文化活动、 接受知识文化教育而逐步培养出来的.
(4)人们的精神活动离不开物质活动,精神产品离不开物质载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