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1月15日——2月12日。初中、普通高中:1月19日——2月7日。高三:1月25日——2月7日。寒假期间要关注孩子心理健康,利用假期多陪伴孩子,多与孩子沟通交流,鼓励孩子广泛阅读、锻炼身体、培养多种兴趣爱好,多参加有益身心发展的活动。
1、学会预习
预习也叫超前学习,是指在教师上课之前,对所要学习的内容提前进行学习和理解的过程。预习既是有效的学习方法,也是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会预习才能高效率的学习。
小学生要将第二天讲授的内容认真阅读,仔细思考,把新的知识和以往学过的知识联系起来,看看哪些知识不懂不会,从而明确听课的重点、难点和疑点,克服课堂学习过程中的被动性和盲目性,提高主动性和自觉性,以利于提高学习效果。
2、培养孩子良好的学习习惯
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在未来的社会中长大成才,一定注意对他们进行学习方法的指导,培养他们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一般来说,小学生的学习习惯决定着他的学习效果。
所以,除了在课堂中,其他时间,家长同样要对小学生的学习习惯给予正确的培养。比如从孩子作业的字迹,对待作业的态度,听课的效率,对学科的兴趣等等,家长的重视和督促不可忽略。
制定寒假计划:学生可以与家长一起制定一份寒假计划,包括学习、娱乐、劳动、社交、锻炼等方面的内容,确保计划既有挑战性又能保持兴趣。
参与志愿服务活动:学生可以参与学校、社区等单位及社会公益组织举办的各类主题活动或志愿服务实践活动,通过实践、锻炼和服务来提升自己。
家庭活动:可以与家人一起进行特别的活动,如准备一桌丰盛的团圆饭或除夕守夜谈心,增进家庭感情。
学习与实践:利用寒假时间进行自主学习,查漏补缺,享受阅读,进行体育锻炼,承担家务劳动,或与家长、小伙伴一起研学、参观浏览、体验民俗或社会实践等。
学科融合作业:根据信息科技、音乐、科学和美术等学科的学科特点,完成创新、实践、趣味、多元化的寒假校本作业,如使用数字设备记录春节活动,DIY制作小乐器,制作走马灯等。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通过走进街道、来到社区,参与志愿服务奉献爱心,参观科普展览、乐学科学知识、乐玩趣味游戏等,丰富寒假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