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末年,吴国和越国因战争结下仇怨。吴王夫差为父报仇,在伍子胥的辅佐下日夜勤兵。得意之时的勾践铸成"王者之剑",欲灭吴国而后快。不想,夫差已攻进"剑庐",伍子胥领兵已渡过大江。勾践大败。
为保留一线复国的机会,勾践接受了范蠡的意见,降吴为奴。勾践从此为吴王养马、拉车,为了复国的大志受尽屈辱。苟且偷生中,默默等待着。勾践的谨慎行事,使得吴王渐渐地放松了警惕。勾践和范蠡在暗中逐渐得到了转机,并被夫差准予回越国。
回国后勾践仍然谨慎从事,一点一滴地积蓄力量,休养生息。勾践在吃饭的地方挂上一个苦胆,每逢吃饭的时候,就先尝一尝苦味。伍子胥一再阻拦意欲北进做霸主的吴王,最终却被夫差赐死。吴国实力顿时削弱。勾践终于得到了机会,举兵复国。
1、忍辱负重:越王勾践在吴国为奴期间,忍受了极大的屈辱和痛苦,他不仅没有放弃,反而利用这个机会观察吴王夫差的弱点,积累经验。这种坚韧不拔、能屈能伸的精神为勾践后来的复国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2、精心策划:勾践在吴国期间,暗中策划、积极准备,回国后立即实施一系列改革,提高国家实力。他重视农业、军事、商业等方面的改革,使得越国的国力逐渐增强。
3、知人善任:勾践非常重视人才,他任用了范蠡、文种等贤臣,在他们的协助下,逐渐积蓄力量,最终击败了吴国。
4、卧薪尝胆:勾践以薪自辱、以胆自励,不断提醒自己不要忘记过去的耻辱和痛苦,要以此为动力,奋发图强。这种自我激励的精神为勾践提供了强大的动力。
5、善于外交:勾践在处理对外关系时非常聪明和狡猾。他利用吴国内部矛盾,积极结交诸侯,扩大越国的影响力。同时,他还通过贿赂吴国权臣等方式,削弱吴国的实力。
6、坚定信念:勾践始终坚定复国的信念,无论遭受多大的打击和挫折,他都没有放弃。这种坚定的信念为勾践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勾践(约前520-前465年),公元前496—前465年在位。大禹后裔,春秋末期 越国的君主。越王允常之子。因“卧薪尝胆”而名垂千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