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面临中学生抵触老师进而厌学的问题时,需要家校联合、多管齐下化解困境。
老师方面,应反思自身教学风格是否契合学生需求,尝试多样化教学,如引入趣味实验、小组竞赛等激发学习兴趣;对待学生务必一视同仁,评价公平公正,多给予鼓励性评价,让学生感受到尊重。主动增加与学生沟通交流的机会,课间、课后多关心学生学习感受,及时疏导不良情绪。
学生自身也需调整。正处青春期,情绪易波动,要学会客观认知老师,明白老师批评教育是出于负责,而非故意为难。掌握情绪管理技巧,心情烦躁时通过运动、听音乐等转移注意力,冷静后再看待师生问题。培养自主学习能力,减少对老师的过度依赖,从知识汲取中找到成就感。
家长更是要发挥关键作用。密切关注孩子心理变化,日常多倾听孩子心声,给予理解与支持。积极与老师沟通,反馈孩子在家情况,共同商讨教育策略。在家营造良好学习氛围,设置固定学习区域,减少电子产品干扰,用陪伴助力孩子度过抵触厌学的难关,回归积极学习状态。
中学生抵触老师进而厌学,背后存在诸多复杂因素。
从老师角度看,教学风格至关重要。若老师教学方式单一、枯燥,如全程照本宣科,课堂缺乏互动,学生易觉得沉闷无聊,提不起学习兴趣。评价体系不公也会引发问题,当老师偏爱成绩好的学生,对其他学生的努力视而不见,甚至在批评时言语过激、伤了学生自尊,就容易让学生产生抵触情绪。另外,师生间沟通不畅,老师不了解学生内心想法,对学生的困惑和诉求回应不及时,久而久之隔阂加深。
学生处于青春期,自身心理变化是一大诱因。这一阶段自我意识增强,渴望独立与尊重,若老师仍把他们当小孩对待,过度约束,学生便会反感。
认知偏差也时有发生,可能因一次误解、老师的一个眼神,就错误解读老师意图,从此心怀不满。同时,中学生面临繁重学业,压力过大,一旦成绩不理想,又得不到老师有效引导,就容易把负面情绪转嫁到老师身上,产生厌学心理。
家庭环境同样不容忽视。家长过度溺爱,使孩子养成骄纵性格,受不了老师一点批评;或是家长给孩子施压过重,孩子成绩稍有波动就打骂指责,导致孩子在学校和家庭都处于紧张氛围,对老师的教导也失去接纳之心,进而厌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