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时差的计算关键在于理解时区的划分与地球自转原理。
地球自转一圈是24小时,人们将地球按经度每15°划分为一个时区,全球共24个时区,以本初子午线(0°经线)为基准,向东、向西各延伸12个时区。
计算时差有以下方法:
若已知两地都在东时区或都在西时区,东三区和东八区,直接用较大时区数减去较小时区数,即8-3=5小时,东边时区时间更早。若两地分别位于东、西时区,如东八区和西五区,把时区数相加,8+5=13小时,同样遵循东早西晚,东八区时间在前。
还可以用经度差计算。先算出两地经度差,若两地同在东经或西经,直接相减;若一地东经一地西经,相加求经度差。因为经度每隔15°相差1小时,1°相差4分钟,用经度差除以15或乘以4算出时差,再依据东西位置判断谁早谁晚来确定当地准确时间,如此,便能轻松算出地理时差,解决跨国交流、旅行中的时间困惑。
地理时差对人体生物钟有着显著影响。人体如同精密的时钟,有着内在的生物钟节律,它依据地球的昼夜交替规律来调节身体各项机能,如睡眠-觉醒周期、激素分泌、体温变化等。
当人们快速跨越多个时区旅行或工作时,生物钟一时难以适应新的时间环境。以跨洋飞行为例,从东半球飞到西半球,当地时间可能与出发地相差数小时甚至十几小时。
生物钟仍按出发地时间运行,可外界环境已截然不同。在该入睡时,身体还处于兴奋状态,因为生物钟以为还是白天;本该精力充沛时,却因生物钟的滞后,使人困倦乏力。
这种生物钟失调会带来诸多不适,短期内让人出现失眠、多梦、疲劳、注意力不集中、食欲不振等“时差综合征”症状。长期频繁遭遇时差变化,还可能扰乱内分泌系统,影响激素正常分泌,像褪黑素分泌紊乱,进一步加重睡眠障碍;皮质醇分泌失衡,增加焦虑、抑郁风险。
为减轻影响,旅行者可在行程前提前调整作息,逐渐向目的地时间靠拢;飞行途中,依据目的地的白天黑夜时段,合理安排小睡、进食;到达后,多晒太阳,利用光线刺激调节生物钟,尽快融入当地时间节奏,让身体机能恢复正常运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