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青春期,男生和女生在生理和心理上都慢慢发生变化,你会发现,男生和女生之间说话交流一下子就变得不自然了,仿佛有一层神秘的面纱阻挡在两者之间,掀开或是不掀开,看起来都是一个问题。
“其实发生变化,是每一个人都要经历的事情,是自然发生的,为什么我们要遮遮掩掩呢?”我曾经给不少中学的孩子上过一节关于青春期的班会课,一开始孩子们往往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变化又羞涩又好奇,可当大家在课堂上讨论这个问题的时候就会发现,原来大家都是一样的,“当我们把一件事情大大方方拿出来说的时候,敏感度自然而然地就下去了。”
然而,有的家长却偏偏要在这个问题上施加神秘感,对诸如此类的话题从来都是避之不谈,与异性交往的概念和尺度在哪里,孩子都一无所知。
父母在面对孩子早恋这一问题上,不要以坚决的态度反对孩子;也不应该为了不伤害孩子而一味地支持孩子。
让孩子真正明白"爱"是什么,告诉孩子更多的爱是建立在一定的物质生活条件上,他们区分真正的爱和当下的喜欢或崇拜。
我们可以毫不避讳的向孩子讲述自己夫妻的爱情故事,从相识到相爱以及生活中的点滴。最好也有身边人的故事,让自己的孩子对爱情有一个轮廓性的认识。
当孩子告诉父母自己有喜欢的对象,是父母不要急于否定孩子,可以告诉孩子未来的方向和道路,分辨恋爱与婚姻的区别。
我们应该鼓励孩子交往广泛、自然,要孩子和异性公开交往、群体交往,他就不会对个别的异性产生过分的好感。虽然同龄人有谈恋爱的情况,但是家长不要断然让孩子和谈恋爱的同学绝交。因为同龄人的带动力非常大,这种带动力量比家长和老师都要大。
家长应该采取宽松的态度,让孩子自然地选择,是否跟着感觉走,还是不进入恋爱的状态,在选择中确立自我。老师和家长应该为孩子提供充分的信息和建议,帮助孩子自己判断:这样做究竟对不对、该不该、值不值。比起他律,自律的效果会更显著、更持久,也是孩子们乐于接受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