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情节的淡化。散文化小说将小说的核心因素情节淡化,小说并不注重完整的开头、发展、高潮、结尾,甚至没有完整的情节,把以往情节模式中那些坚固的、支撑性的因素削弱,取消它们在小说艺术构成中原有的那种举足轻重的地位。取消了传统小说故事情节模式中的因果性和戏剧冲突,取而代之的是一种随意的、散化的小说叙事笔法,是无数的自然环境、生活片段的描写。
人物性格的虚化。在传统的现实主义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刻画被放在非常突出的位置。散文化小说在人物刻画上不像现实主义的小说塑造典型人物,从人物的身上看到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深刻的主题意蕴。
结构的散化。散文化小说打破以情节为中心的传统结构模式,也不同于五四以后以人物为中心细致描绘人物性格和命运变化的结构模式,而以散文为参照系建立起自由灵活、不拘一格的结构体系。
语言的纯化。散文化小说作家们非常注重语言的艺术,语言雅致、精确、浅白,看似普通,细品则韵味无穷。
情感的浓化。散文化小说善于“用故事抒情作诗”,善于分析和节制自我的哀乐爱憎,把明澈清晰的感情从容不迫地渗透于人物、场景、风俗场面等意象的土壤之中,使之滤出山泉一样的韵味、汇成山溪一般清淡而渺远的境界
“绘画式”的环境描写。散文化小说中常呈现出文学与绘画的互通,大幅度的以自然景物入小说,且写景有虚有实,有声有色,有境有韵,使人读罢作品忍不住惊叹其布局之妙,笔下景物还常常蕴蓄诗情,追求意境,体现出我国古典诗词的修养。
1.《湘行散记》,沈从文:沈从文先生是一位大文豪,他的笔下有着极其淳朴的自然和生活,他的文字犹如行云流水一般,让人有一种酣畅淋漓的感觉,他用自己的独特文字描绘着自己的湘西世界,这本书散文集,是沈从文先生精品中的精品,是不可错过的佳作。
2.《人生何必自寻苦恼》,林语堂:作者的人生感悟,作者的生活思考,作者的审美文化,所有的这些都可以在这本收录了五十多篇的文集中找到,林语堂先生的精彩,这本书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一二。
3.《白面孔》,萧红:与其说这本书是萧红自己的写照,不如说这本书是当时那个特定时代的特定文艺知识分子的写照,这本书中,收录了萧红诸多的散文作品,除了能让我们看到真实的萧红之外,还能看到许许多多那个时代的缩影。
4.《绿了芭蕉》,张恨水:喜欢他的小说,可以说做到了雅俗共赏的地步。他是民国时期的大红人,许多名人如陈寅恪都是他的粉丝。除了作为小说大师的张恨水之外,他的非小说又是怎样的呢?这本散文集,将会告诉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