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九一八事变爆发当晚,东北边防军司令长根据张学良“不抵抗”的命名,没有进行抵抗。导致北大营八千名守军被三百名日军击败。在次日的上午十点左右,日军已占领奉天、四平、凤凰城等十八座铁路沿线城镇。9月20日,长春沦陷。日军一路进攻,在同年的11月19日,攻陷齐齐哈尔。
而张学良在事件爆发后就转移到锦州。但日军变本加厉,直接炮轰锦州。南京政府察觉到后,提议将锦州划为中立区。但遭到了各界人士的反对,中立案计划被迫“流产”。在日军进攻锦州期间,国民政府多次命张学良抵抗,但张学良誓不抵抗,还将军队撤走。最终,在1932年2月5日,东北三省被日军占领。
1931年9月18日夜,盘踞在中国东北的日本关东军按照精心策划的阴谋,由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中国东北军北大营,制造了震惊中外的“九一八事变”。
一战后,日本在华扩张受到了英美列强的遏制,中国的北伐战争使日本在华利益受到削弱,促使日本政府调整对华政策,加快吞并中国东北地区的步伐;20世纪30年代初,世界性经济危机发生,日本经济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决意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蒋介石大规模“剿共”之际,夺取东北,以摆脱困境,并图谋争霸世界。
九一八事变的历史意义是揭开了日本对中国、进而对亚洲及太平洋地区进行全面武装侵略的序幕。九一八事变激起了全国人民的抗日怒潮。各地人民纷纷要求抗日,反对国民党政府的不抵抗主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影响下,东北人民奋起抵抗,开展抗日游击战争,先后出现了东北义勇军和各种抗日武装。
1936年2月,东北各抗日部队统一改编为东北抗日联军。1937年七七事变后,抗日联军团结广大群众,进一步开展了广泛持久的抗日武装斗争,有力地配合了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全国抗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