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三网全国地区

请选择

    返回
    初三网 > 初中语文 > 古诗词 > 正文

    更上一层楼的更是什么意思 作者是谁

    文/陈宇航

    更在这里是“再”的意思,这句诗出自唐代诗人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全诗为: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意思是站在高楼上,只见夕阳依傍着山峦慢慢沉落,滔滔黄河朝着大海汹涌奔流。想要看到千里之外的风光,那就要再登上更高的一层楼。

    更上一层楼的更是什么意思 作者是谁

    《登鹳雀楼》作者简介

    王之涣(688年—742年),是盛唐时期的著名诗人,字季凌,汉族,绛州(今山西新绛县)人。豪放不羁,常击剑悲歌,其诗多被当时乐工制曲歌唱。名动一时,他常与高适、王昌龄等相唱和,以善于描写边塞风光著称。其代表作有《登鹳雀楼》、《凉州词》等。“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更是千古绝唱。

    《登鹳雀楼》注释

    鹳(guàn)雀(què)楼:旧址在山西永济市,前对中条山,下临黄河。传说常有鹳雀在此停留,故有此名。

    白日:太阳。

    依:依傍。

    尽:消失。这句话是说太阳依傍山峦沉落。

    欲:想要得到某种东西或达到某种目的的愿望,但也有希望、想要的意思。

    穷:尽,使达到极点。

    千里目:眼界宽阔。

    更:再。

    《登鹳雀楼》赏析

    诗的前两句“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写的是登楼望见的景色,写得景象壮阔,气势雄浑。这里,诗人运用极其朴素、极其浅显的语言,既高度形象又高度概括地把进入广大视野的万里河山,收入短短十个字中;而我们在千载之下读到这十个字时,也如临其地,如见其景,感到胸襟为之一开。首句写遥望一轮落日向着楼前一望无际、连绵起伏的群山西沉,在视野的尽头冉冉而没。这是天空景、远方景、西望景。

    次句写目送流经楼前下方的黄河奔腾咆哮、滚滚南来,又在远处折而东向,流归大海。这是由地面望到天边,由近望到远,由西望到东。这两句诗合起来,就把上下、远近、东西的景物,全都容纳进诗笔之下,使画面显得特别宽广,特别辽远。就次句诗而言,诗人身在鹳雀楼上,不可能望见黄河入海,句中写的是诗人目送黄河远去天边而产生的意中景,是把当前景与意中景溶合为一的写法。这样写,更增加了画面的广度和深度。

    后两句写所想。“欲穷千里目”,写诗人一种无止境探求的愿望,还想看得更远,看到目力所能达到的地方,唯一的办法就是要站得更高些,“更上一层楼”。“千里”“一层”,都是虚数,是诗人想象中纵横两方面的空间。“欲穷”“更上”词语中包含了多少希望,多少憧憬。这两句诗,是千古传诵的名句,既别翻新意,出人意表,又与前两句诗承接得十分自然、十分紧密;同时,在收尾处用一“楼”字,也起了点题作用,说明这是一首登楼诗。

    相关阅读

    西出阳关无故人中的阳关是指什么 出自哪里

    2022-11-10

    为伊消得人憔悴这句话什么意思 出自哪里

    2022-11-09

    雄关漫道真如铁中的雄关指的是什么 诗词出自哪里

    2022-11-08

    在天愿作比翼鸟 在地愿为连理枝是谁的故事 这句话出自哪里

    2022-11-07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这首诗是谁送给谁的 写的是什么意思

    2022-11-07

    瀚海阑干百丈冰的瀚海指的是哪片海

    2022-11-06

    洛阳亲友如相问出自王昌龄的哪首诗 写作背景是什么

    2022-11-06

    青春作伴好还乡青春什么意思 出自哪里

    2022-11-05

    自古多情空余恨此恨绵绵无绝期是什么意思 出自哪里

    2022-11-05

    蓬莱文章建安骨中间小谢指的是谁 人物介绍

    2022-11-04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诗意 诗词原文及译文

    2022-11-03

    新竹高于旧竹枝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词原文及译文

    2022-11-03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的意思是什么

    2022-11-03

    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的意思

    2022-11-02

    云横乌蒙什么何在 出自哪首诗

    2022-1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