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通过侧面描写(侧面描写也就是间接描写),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简单点来说,就是通过对周围环境、人物的描写,来表现主要对象。
如果大家还不理解,再告诉大家一下,就是只出现次要事物,不写主要事物。
在一些游乐场,有鬼屋,有的同学去体验过,他会通过音乐灯光来烘托阴森紧张的氛围。
例子:
”行者见罗敷,下担捋髭须;少年见罗敷,脱帽着绡头;耕者忘其犁,锄者忘其锄;来归相怨怒,但坐观罗敷.“
行人见到罗敷,就放下担子捋着胡须注视她。年轻人看见罗敷,禁不住脱帽重整头巾。耕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犁地,锄田的人忘记了自己在锄田;以致于农活都没有干完,回来后相互埋怨,只是因为贪看了罗敷的美貌。
作者意欲描写罗敷之美,却未对罗敷的美貌作任何正面描写,而是通过描写行者、少年、耕者、锄者见到罗敷时的惊叹、赞赏、痴迷等各种反应,烘托出了秦罗敷的美貌。
1、烘托本是中国画的一种技法,用水墨或色彩在物象的轮廓外面渲染衬托,使物象明显突出。用于艺术创作,是一种从侧面渲染来衬托主要写作对象的表现技法。这种技法用在古诗词中,使要表现的事物更加鲜明突出。
2、写作时先从侧面描写,然后再引出主题,使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
3、泛指陪衬,使明显突出。
1.中国画技法名。用水墨或淡彩在物象的外廓渲染衬托,使其明显突出。如烘云托月,以及画雪景、流水、白色的花鸟和白描人物等,一般运用此法。
2.通过陪衬,使所要表现的事物鲜明突出。邹韬奋《萍踪寄语》九五:“在一个墙上镶着很大的玻璃框,里面陈列的是一幕用电灯烘托着的全景。”秦牧《艺海拾贝·变形》:“它们简直完全不合于实际人体的比例,但是它们的确把主要想表达的事物烘托出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