贾政,字存周,是曹雪芹著作《红楼梦》中的人物。他是除贾母外荣国府的最高掌权者,但同贾母一样不常管理府中大小俗务,每日只看书著棋,同一众清客闲聊,是名副其实的甩手掌柜,他并不喜好繁华奢侈的生活,在游览大观园时亦有过归农隐逸之意。
为人端方正直,谦恭厚道,人品端方,风声清肃。礼贤下士,济弱扶危,大有祖风,惟失之于迂腐。他一心孝顺贾母,亦想严厉管教子女,宝玉挨打是《红楼梦》的精彩片段;他想作好官,可是不谙世情,只解打躬作揖,终日臣坐,形同泥塑,遭人蒙骗,弄得声名狼藉。政,谐音“正”,作者描写他的为人,亦着重一个“正”字。他是深受儒家思想熏陶的悲剧人物,他既是悲剧的制造者,也是悲剧的受害者。
他为人忠厚、不骄不奢、崇尚诗礼,有着一般社会贤达和文人儒士的风习。贾政是一个典型的忠臣楷模,在元春归省一回中,他的这种忠臣形象表现得淋漓尽致。
贾政在小说中始终被作者塑造成一个忠臣、孝子、严父的形象,作者也正是通过这些来揭示贾政的封建伦理教条思想和封建卫道士形象的。在贾政生活的年代,已经是封建社会回光返照的末世阶段,社会上已经到处可见衰退的迹象,在这样的环境里,贾政严格遵守封建礼教,抱守封建礼教而不越雷池半步,他想以此来振兴贾府。
积极培养子弟读书科举
贾家军功起家。宁荣二公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在军中势力更是无出其右。为王朝建立立下汗马功劳。奈何马上打天下,书本治天下。贾家这种军功世家在太平盛世不可避免降低影响,衰败难免。为此荣宁二公时代就有转型计划,建立私塾供子孙读书学习积极谋求弃武从文的转型之路。
贾家转型有过成功,一是贾敬成功中取乙卯科进士。二是贾珠十四岁进学中了秀才。三是贾敏嫁了书香门第林如海。四是贾珠了不得的娶了国子监祭酒李守中的女儿李纨。
贾政坚定执行着祖辈定下的读书科举之路。尽管贾珠不到二十岁一病死了。可贾政依然培养儿子、孙子读书科举。他对不爱“读科举仕途书”的儿子贾宝玉深恶痛绝,对“科举”有望的孙子贾兰爱若珍宝正是他的坚持。
送贾元春进宫
贾兰中举后复兴贾家,用复兴而非中兴,在于此时的贾家已经不是宁荣二公的贾家,而是贾兰的贾家。宁荣二公的贾家,早在多年前就抄家,契机就在贾元春进宫之时。
贾元春进宫是贾政最错误的决定。当然,这也与贾家的集体决定相关。当年宁荣二公与皇帝战友般的情意,在贾代善、贾代化时代消耗殆尽。贾家第三代彻底失去军中地位,与皇权越来越远。
贾政将贾元春送进宫,本意是想与新皇帝拉关系,图谋贾家成为皇亲国戚后再进一步。
可惜,贾政忘了贾家本就属于四王八公功臣集团。这伙人抱团几十年,军中朝中势力根深蒂固,早为皇帝猜忌由着对方衰落,甚至暗中削弱对方势力,以图彻底集中权力。
结交北静王投机
贾元春进宫多年毫无消息,代表新皇帝对贾家在皇帝与老臣之间首鼠两端的不满。贾政白白丢了一个女儿,好处没得到,不得已再次巩固与四王八公的交往。
秦可卿葬礼上,四王八公集体出席,尤其北静王来的大张旗鼓,本就代表这伙人的僭越。古时候王公贵族出席婚丧嫁娶是有严格规定的。从贾敬死后皇帝亲自下旨准许王公以下前去祭吊能看出秦可卿葬礼上,这些人不得圣旨却纷纷献身祭吊,是藐视皇权的僭越不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