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是先写纬度,后写经度,中间用逗号隔。
经度的划分:从本初子午线向东划分180度称为东经,用”E”表示,向西划分180度为西经,用“W”表示。
纬度的划分:以赤道为0度,向南北各分出90度,南北极的读数均是90度,北纬用“N”表示,南纬用“S”表示。
我们习惯上是说“某地的地理位置的经纬度是多少度”,经纬度的顺序是先经后纬但书写上却是先纬后经。
经纬度是经度与纬度的合称组成一个坐标系统,称为地理坐标系统,它是一种利用三度空间的球面来定义地球上的空间的球面坐标系统,能够标示地球上的任何一个位置。
经线也称子午线,和纬线一样是人类为度量方便而假设出来的辅助线,定义为地球表面连接南北两极的大圆线上的半圆弧。任两根经线的长度相等,相交于南北两极点。每一根经线都有其相对应的数值,称为经度。经线指示南北方向。
子午线命名的由来:“某一天体视运动轨迹中,同一子午线上的各点该天体在上中天(午)与下中天(子)出现的时刻相同。”不同的经线具有不同的地方时。偏东的地方时要比较早,偏西的地方时要迟。
经纬度是埃拉托斯特尼发明的。
经纬度的发展历程:
1、公元344年,以亚历山大为名的埃及城里的著名图书馆馆长埃拉托斯特尼博学多才,精通数学、天文、地理。他计算出地球的圆周是46250千米,画了一张有7条经线和6条纬线的世界地图;
2、公元120年,克罗狄斯·托勒密也在这座古老的图书馆里研究天文学、地理学。托勒密综合前人的研究成果,认为绘制地图应根据已知经纬度的定点做根据,提出地图上绘制经纬度线网的概念。为此,托勒密测量了地中海一带重要城市和据点的经纬度,编写了8卷地理学著作,其中包括8000个地方的经纬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