战国时候,齐国有位国君叫齐宣王,他特别喜欢听竽乐合奏,他下令在全国召集吹竽能手,组织乐队给自己吹奏,因为乐队有优厚的待遇,所以很多人想参加。
当时有个南郭先生,他不会吹竽,但却钻空子,托人向齐宣王推荐自己。声称自己技术高超,齐宣王信以为真,就把他编在乐队中演奏。
与乐队合奏的时候,他坐在300人组成的乐队里,就学着别人东摇西晃,好像吹得十分卖力,其实他的竽一点声也没有出,但是每天他都和其他乐师一样,拿高薪吃美餐,一混就是好几年。
后来齐湣王继位当了国君,这个齐湣王也喜欢听音乐,但是不爱听合奏,他让乐师挨个独奏给他听,南郭先生知道了,怕露了马脚,就偷偷溜走了。
滥竽充数告诉我们:没有真才实学,只靠弄虚作假的人是不会有好结果的,一定会露出马脚。也告诉我们,不管是在学习中,还是在生活中,一定要有真本事,这才是硬道理。不能假装自己会,不要以次充好,一定要不懂就问,脚踏实地的做真学问,练真本事,用实力说话。
《滥竽充数》的故事来自于《韩非子》。
滥竽充数是一则由寓言故事演化而来的成语,成语最早出自《韩非子·内储说上》,用来形容没有真才实学的人混在内行人之中,或以次充好。有时候也用来表示自谦,下面一起看看这个故事。
《韩非子》是战国末期韩国法家集大成者韩非的著作。《韩非子》一书,重点宣扬了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法治理论。韩非法、术、势相结合的理论,达到了先秦法家理论的最高峰,为秦统一六国提供了理论武器,同时,也为以后的封建专制制度提供了理论根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