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绩下降了
小学阶段,很多孩子不用很努力,数学、语文、英语都能考个好成绩。可上了初中后,有些孩子即使很努力,还是只能考个中等成绩。在学习面前,孩子显得手忙脚乱,不再像以前那么优秀了,开始出现注意力不集中、学习兴趣丧失的情况,成绩持续下滑。
人际交往有困难
在全新环境中交不到新朋友,不知所措,无法快速融入集体生活。甚至个别学生在外面结识不良社会团体,在不良风气的影响下,做出违反校规校纪的行为,如逃学、校园霸凌等。
产生情绪障碍
孩子小学挺乖的,上了初中就开始不听话了,父母和孩子之间的交流越来越少。孩子情绪波动大,极易出现焦虑、恐惧、抑郁、愤怒等不良情绪;自我评价下降,产生自卑心理。
面对孩子的变化,个别家长可能会不理解,于是责备小孩越来越不懂事。但这种做法只会让孩子觉得自己孤立无援,面对新环境的适应更加无计可施,导致亲子关系愈加紧张。
思想不松懈,时刻提醒自己,刻苦努力,不掉队
初中三年,眨眼即过,而且初一、初二、初三环环相扣,初一的知识比较简单,但如果基础打的不牢,不能开拓思维,超前学习,到了初二学习几何证明,初三学习二次函数就会感觉很吃力,尤其是到初二,初三还要学习两门新的学科——物理和化学。
三门课放在一起,很多初一数学基础不好的同学,就很难赶上了。所以,同学们从跨入中学大门开始,就要有长远的计划,步步为营,时时占得先机。
摒弃小学毛躁,不安学习心态,养成认真的学习习惯
小学的知识比较简单,即使你粗心大意,也只是写错马虎而已。但到了初中,这就包含两层含意:
一是,似懂非懂。随着初中知识点难度的提高,同学们如果再抱着这种蜻蜓点水式的学习方式,就不可能完全消化老师所讲的题目,只知皮毛,似懂非懂。而似懂非懂不等于马虎。前者根本上讲就是不会,不懂。一旦养成这样的习惯,就很难改正,而且还觉得自己其实很聪明,老师讲得都会,只是偶尔马虎而已,考试成绩一塌糊涂。
二是,在完全会做的情况下,做错题目,这是马虎。中学竞争很激烈,大家都很聪明。这个时候比的就是谁更努力,更踏实,更少犯错误。这也是很多毛躁的同学在小学成绩很好,而到了初中后,成绩越来越差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