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宋朝的时候,只要中了状元,就可以当官,一般会被封为某个州的通判,通判就是相当于现在的副市长,有权利,但是并不是一个地方的一把手,不过对于治国来讲,会获得更大的权利。
明朝的时候,如果中了状元的话,一般会进入翰林院,官品是从六品,其实就是储备人才,身份就相当于皇帝身边的秘书,根本就没有实际的权利,甚至连那些散官的权利还小,其实就是一个旁观者,不仅如此,因为这样的关系,翰林院逐渐的培养不出人才了,尤其是到了明朝的末年,翰林院更加没有培养出任何的人才。
清朝虽然说和明朝相距的时间很近,但是或许是因为翰林院的弊端吧,清朝对于状元的待遇,并没有像明朝那样,在清朝的时候,状元也是在翰林院任职,但是却可以去外面当官,担任地方上的官员,比如说学政、知府、道员、按察使、侍郎等等,等到他们积累了一定的经验之后,再进行选拔人才提升。
一般是指科举考试中,殿试考取一甲(第一等)第一名的。另外还有比喻在本领域(本行业)中成绩最好的人。一介书生,考取状元实在不易。全国无数读书人,经过乡试、省试,最后到殿试夺魁,竞争之激烈可想而知。中状元者号为“大魁天下”,为科名中最高荣誉。因其为殿试第一甲第一名,亦别称殿元。状元是中国的特产,是中国科举制度诸多名词中最为炫耀的一个。
1、状元一般任翰林院修撰,或著作郎、秘书郎,或掌修国史,或做天子侍讲等官职。
2、部分状元老其一生才登上高位。比如唐代事迹可考的状元有29人,其中就有5位宰相、8位尚书一级的官员。清代的114名状元中,官位累至一品尚书层次的达20人之多。